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

第四篇公孫丑章句下第二章之2

景子曰:「否,非此之謂也。禮曰:『父召無諾;君命召,不俟駕。』固將朝也,聞王命而遂不果,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。」 曰:「豈謂是與?曾子曰:『晉楚之富,不可及也。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彼以其爵,我以吾義;吾何慊乎哉!』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?是或一道也。天下有達尊三:爵一,齒一,德一。 朝廷莫如爵,鄉黨莫如齒,輔世長民莫如德。惡得有其一,以慢其二哉!故將大有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君,欲有謀焉則就之;其尊德樂道,不如是,不足臿有為也。 故湯之於伊尹,學焉而後臣之,故不勞而王;桓公之於管仲,學焉而後臣之,故不勞而霸。今天下地醜德齊,莫能相尚;無他,好臣其所教,而不好臣其所受教。 湯之於伊尹,桓公之於管仲,則不敢召;管仲且猶不可召,而況不為管仲者乎?」 註: 無諾:禮記曲禮云:「父召無諾,先生召無諾,唯而起。」 不俟駕:不等待車子駕好,即立刻上朝。朱注:「君命召,在官不俟屨,在外不俟車。」 屨:古麻鞋。音ㄐㄩˋ。 宜 :殆也。 豈謂是與:趙注:「我豈謂是君臣召呼之間乎?謂王不禮賢下士。」朱注:「孟子言:我之意非如景子之所言者。」二說義同。 慊 :音ㄑㄧㄝˋ,滿足。 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?是或一道也:朱注:「夫此豈是不義?而曾子肯以為言,是或別有一種道理也。」 達尊:人所共尊也。達,通也。 齒 :年齡也。 慢 :輕悔也。 學焉而後臣之:朱注:「先從受學,師之也。後以臣,任之也。」 地醜德齊:醜,類也。齊,等也。趙注:「占今天下之人君,土地相類,道德齊等。」 相尚:相過也。尚,上也,過也。 所教:朱注:「謂聽從於己,可役使者也。」 所受教:朱注:「謂己之所從學者也。」 大意: 景子說:「不,我不是說這個。禮經上說:『父親有事召喚應立刻去,而不只是口頭上的筒應而已。國君有命召見,不能等到駕好車子才出門應命。』 你本來是想上朝的,得了王命令就中止不去了,這恐怕和那禮法好像不大一樣似的。」 孟子說:「我那裏說的這個呢?從前曾子說:『晉、楚國的財富,是別人無法趕得上的;但他們憑他們的財物富有,我憑我的仁道;他們憑他們的爵位尊貴,我憑我的義理; 我心裏為甚麼不滿足呢?』這話難道是不合乎義理,而曾子隨便說說的嗎? 這或許是另外一種道理啊。天下有三種受人共同尊重的東西:一是爵位,一是年齡,一是道德。在朝廷上最受尊重的是爵位,在鄉里中最尊重的是尊重的是年齡; 在輔助世道、教養人民上,就沒有東西比道德更受尊重了。那裏可以因為只有了一種爵位,就拿來輕慢那有年齡和道德兩種東西的人呢? 所以將要大有作為的國君,一定有自己不敢隨意召喚的臣子,有事想和他商量,就到他那裏去;那國君在尊敬賢德、喜歡道義方面,如果不這樣, 那不值得去和他一起做甚麼了。因此商湯對於伊尹,先向他學習,然後任命他為臣,所以不用親自操勞,就稱王於天下;齊桓公對於管仲,也是先向他學習,然後任命他為臣, 所以不用親自操勞,就稱霸於諸侯。現在天下各國,土地的大小相似,德教的高低齊平,沒有一個能超過其他的;這沒有別的緣故,都是因為喜歡任用他可以教令的人 做他的臣子,不喜歡任用他可以相從受教的人做臣子。商湯對於伊尹,桓公對於管仲,都不敢隨意召喚。像管仲這種人都還不能隨意召喚,又何況那不願意做管仲的人。」 說明:一個主管要用手下,一定要能明白他的才能與道德品性,二人相互理念相同,才可放手任用他,那這個主管就不用太操勞,事情一定能完滿成功。 譬如秦孝公(秦渠樑)任用衛鞅為左庶長。 衛鞅,姓公孫,名鞅,初仕於魏相國公庶家任家臣,為中庶子,後相國死了,魏王不以任用。 當時秦國受魏國欺凌,退於函谷關外,秦孝公即位發求才令,寵臣景監到魏國尋才,經魏白氏大商家之女白雪介紹衛鞅,帶回見秦孝公,兩人相談三天四夜,衛鞅說王道, 王無表示,再說霸道,王已心動,再談法治,王即接受。 為使以「法」建國,不分王公庶民一概平等,廢奴隸,重測土地,老人獵耕,青年從軍,以功受爵,國師甘龍罷朝反對。 為取信於民「徙木立信」,太子秦駟犯法,刑其二老師公子虔及公子賈,太子流放,老秦人私鬥,砍頭七百多人。 經十年,秦國強民富,改稱衛鞅為大良造,再五年,周天子派人賜祭神的肉給秦孝公,諸侯都派使來賀。 再一年打敗魏國,取回過去失地,建咸陽城。 秦王封於、商兩地十五都邑,稱號為商君,故後人稱商鞅。 現在台灣的主事者也喜歡用同性之學者,理論很強,執行力很差,任何計劃都受感情用事,無任可可圈可點的偉大成就,真是可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