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

阿含經-674

 

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五

 

心品第十四

(有十經)(第四分別誦)

 

心浮受法二 行禪說獵師 五支財物主 瞿曇彌多界(心經、浮彌經、受法經有二品,行禪經、說經、獵師經、五支財物主經、瞿曇彌經、多界經。)

  

一七二、心經第一

  

大意:本經敘述有一位比丘問世尊:誰將世間去?誰為染著?誰能自在?佛陀說:一切唯心。多聞的聖弟子,已不隨心自在,而心乃隨多聞的聖弟子。又問多聞之義,智慧之義,黠慧、廣慧之義。佛陀說:順梵行為多聞,知四諦為智慧.能饒益人,就是黠慧。

  

結集者的我們,都像如是的聽過的:有一個時候,佛陀遊行在於勝林給孤獨園。

那時,有一位比丘,獨自在於安靜處宴坐思惟,其心乃作如是之念:誰將世間去(世間是由於誰所牽引)?誰為染著(被誰所惱)?誰起自在(被何種已生之物,而隨其自在之力而被控制)呢?

那個時候,那位比丘就在於晡時,從其宴坐而起,往詣於佛所。到後,稽首佛足,然後退坐在一邊。他白佛說:「世尊!我今天獨自在於安靜處,在宴坐思惟時,心曾作如是之念:到底這世間是由於誰所牽引的呢?被誰所惱的呢?誰能引起而被其自在之力所控制的呢?」

世尊聽後,感歎而說:「善哉!善哉!比丘!所謂有賢道,而有賢觀,而有極妙的辯才,而有善的思惟。你是說:到底誰能牽引世間?誰為其所染著(所惱)?誰能引起自在的作用?你所問的是否是這樣嗎?」比丘回答說:「如是!世尊!」

世尊告訴他說:「比丘!心會牽引世間而去,心會為其染著(由心牽引),心會引起其自在之力的。比丘!它能牽引世間而去(世間由心引導),它為牽引,它能起自在之力。比丘!多聞的聖弟子,則不是心被牽引而去,不是心被染著,不是被心自在。比丘!多聞的聖弟子,並不隨心的自在,而心乃隨著多聞的弟子的。」

比丘白佛說:「善哉!善哉!唯然!世尊!」那時,比丘聽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又問說:「世尊!所謂有多聞的比丘,而說多聞的比丘。世尊!甚麼叫做多聞的比丘呢?怎樣的施設多聞的比丘呢?」世尊聽後,感歎而說:「善哉!善哉!比丘!所謂有賢道,而有賢觀,而有極妙的辯才,而有善的思惟,你是說:世尊!所謂有多聞的比丘,而說多聞比丘。世尊!甚麼叫做多聞的比丘呢?怎樣的施設多聞的比丘呢?比丘!你所問的是否是這樣嗎?」比丘回答說:「如是!世尊!」

世尊告訴他說:「比丘!我所說的乃非常的多,所謂正經(契經)、歌詠(重頌,韻文散文混合說)、記說(受記)、偈他(孤起頌)、因緣(教法的緣起)、撰錄(阿羅漢之過去、現在的因緣事蹟)、本起(如是語,此實為世尊所說的等句為始之經)、此說(喜頌,感歎而唱的)、生處(本生,世尊之宿世事蹟)、廣解(足智之解)、未曾有法(如阿難有四未曾有之事等),以及說義(論議,將經布衍而說的)。比丘!如有族姓子,對於我所說的四句偈(計算經論之單位,包括四句三十二字),能知其義,能知其法,趣於法,而向於法,趣順於梵行的話,則,比丘!所說的多聞的比丘,乃沒有再超過於如是的了。比丘!像如是的,就為之多聞的比丘,如來乃如是的施設多聞的比丘的。」比丘白佛說:「善哉!善哉!唯然!世尊!」那時,比丘聽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又問說:「世尊!多聞的比丘,乃有明達的智慧的,而說多聞的比丘,為有明達的智慧。世尊!甚麼叫做多聞的比丘,有明達的智慧?怎樣施設多聞比丘之有明達的智慧呢?」

世尊聽後,感歎而說:「善哉!善哉!比丘!所謂有賢道,而有賢觀,而有極妙的辯才,而有善的思惟。你是說:世尊!多聞的比丘,有明達的智慧的,而說多聞的比丘有明達的智慧。世尊!甚麼叫做多聞的比丘,有明達的智慧?怎樣施設多聞的比丘,有明達的智慧?比丘!你所問的是否為如是嗎?」比丘回答說:「如是,世尊!」

世尊告訴他說:「比丘!如比丘聞此為苦,又用智慧去正見其苦如真的(如實而知苦諦的比丘);聞苦之集,苦之滅,苦之滅之道,又用智慧去正見苦之滅之道如真的(包括以慧去正見苦之集、苦之滅,都如實而知),比丘!像如是的多聞的比丘,乃有明達的智慧,如來乃如是的施設多聞的比丘之有明達的智慧。」比丘白佛說:「善哉!善哉!唯然,世尊!」那時,比丘聽佛所說,乃歡喜奉行!

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

阿含經-673

 

 

 

(1)阿難!如有一人,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,此人不離惡不護已,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天中的話,則他如果本來作不善之業,作惡已成的話,則由於此不離惡,不護已之故,他就在於現法當中,受到其報後,然後生在於彼處(善處天中)的。或者又因後報(第三次生死,及其後)之業之故,他就不會以此因,不會以此緣(指惡因緣),其身壞命終之後,而生於善處的天中(後報業之故,來生不一定隨報,故作惡後,或者會生於善處。)或者又因本來曾經作過善業,作已成就的話,則由於離惡護已之故,有未盡的應受的善處之報,他就因於此,緣於此之故,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或者又有臨死時,曾生善心(六識心王),心所有之法(心所,如俱舍論所說的四十六心所),都與正見相應,他就由於此因,此緣,而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的天申。阿難!如來乃知道那個人,為如是的。

 

 (2)阿難!如有一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時,卻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的話,則他如本來作過善業,作後已成就的話,就由於此離惡護已之故,他乃在於現法當中受其善報完畢後,而生於彼惡處的。再者,又因為是後報之業之故,他就不由於此善因,不由於此善緣,身壞命終之後,而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的。或者又其本作之不善之業,作後已成就者,而由於此不離惡不護已之故,未盡應受地獄之報,則他乃因於此,緣於此,而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或者又於臨死時,生不善之心,其心所有之法,乃和邪見相應,則他乃因於此,緣於此,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惡處之地獄中。阿難!如來乃知其人為如是的。

 

 

 

(3)阿難!如有一人,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,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後,乃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的話,則他乃因於此,緣於此,在其身壤命終之後,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。或者又由於其本來所作的不善之業,作後已成就的話,則由於其不離惡不護已之故,未盡應受地獄之報,則他會因於此,緣於此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。或者又因臨死之時生不善之心,心所有之法乃和邪見相應,他就因於此,緣於此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。阿難!如來乃知道其人為如是的。

(4)阿難!如有一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護已之後,在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於善處的天中的話,他就是因於此,緣於此,而在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於善處的天中的。或者又由於其本來所作的善業,作後成就的話,則由於此離惡護已之故,未盡應受之報,則他因於此,緣於此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或者又有臨死之時,生起善心,心所有法,都和正見相應,他就因於此,緣於此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阿難!如來乃知其人為如是的。

又次,有四種的人:或者有人,沒有而似有,或者有而似沒有,或者沒有而似沒有,或者有而似有。(所謂1.無力,而為無力之觀,2.無力,而為有力之觀,3.有力,而為有力之觀,4.有力,而為無力之觀。

南傳為1.有業而無能作用,而似無能作用,2.有業無能作用,而似有能作用,3.有業有能作用,而似有能作用,4.有業有能作用,而似無能作用。)

阿難!猶如有四種捺那樣:1.或者捺不熟,而似熟,2.或者熟,而似不熟,3.或者不熟,而似不熟,4.或者熟,而似熟。像如是的,阿難!四種捺乃譬喻人:1.或者有人無有,而似有,2.或者有,而似沒有,3.或者無有,而似無有,4.或者有,而似有。」

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,尊者阿難,及諸比丘們,聽佛所說,都歡喜奉行!

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四完

20231218原始點教學

 












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

阿含經-672

 

阿難!就中,如有十位沙門、芃志之得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曾作如是之說:『此人沒有身的妙行,也沒有身的妙行之報;同時沒有口與意的妙行,也沒有口與意的妙行之報。』這種說,我乃不會聽他的。如作如是之說:『我觀見他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。此人離惡而護持後,其身壞命終時,而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』這種說,我就會聽取的如作如是之說:『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而護已的話,則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會生於惡趣的地獄中。』這種說,我乃不會聽取的。如作如是之說:『作如是之見的話,就為之正見;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乃趣於邪。』這,我也不會聽取的。如所見所知,極力的捫摸,一向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都是虛妄。』這,我也是不會聽取的。為甚麼呢?阿難!因為如來乃知其人為有異之故。

(3)阿難!就中,如有一位沙門、梵志之得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曾作如是之說:『此人有身的惡行,也有身的惡行之報;同時有口與意的惡行,也有口與意的惡行之報。』我乃會聽其所說的。如作如是之說:『我觀見他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。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時,乃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。』這種說明,我乃會聽取其說的。

如作如是之說:『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,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的話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會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』這種見解,我乃不會聽取的。如果作如是之說:『像如是之見的話,就為之正見,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會趣於邪。』這,我也不會聽取的。如所見所知的,都極力的捫摸(固執),一向都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都是虛妄。』的話,我也不會聽取的。為甚麼呢?阿難!因為如來乃知此人有異之故。

(4)阿難!就中,如有一位沙門、梵志之得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曾作如是之說:『此人有身的妙行,也有身的妙行之報;同時有口與意的妙行,也有口與意的妙行之報。』這,我乃會聽取其說的。如作如是之說:『我觀見他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。此人離惡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』這,我乃會聽取其說的。

如作如是之說:『如更有如是的比類的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會生於善處的天中。』這,我就不會聽取其說的。如果作如是之說:『像如是之見的話,就為之正見,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會趣於邪。』這,我乃不會聽取其說的。如所見所知的,極力捫摸(固執),一向都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的都是虛妄。』這,我也不會聽取其說的。為甚麼呢?阿難!因為如來乃知其人為有異之故。

阿含經-671

 

(2)阿難!如有一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而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於惡處的地獄中的話,則如有沙門、梵志,已得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去觀見他,觀見他後,作如是之念:此人無身的妙行,也無身的妙行之報;沒有口與意的妙行,也沒有口與意的妙行之報。為甚麼呢?因為我見他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而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後,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離殺,離不與取,離邪淫,離妄言,乃至離邪見,此離惡護已的人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像如是之見的話,則為之正見,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乃趣於邪。如所見所知的極力捫摸(固執),則他乃一向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都為虛妄。』

(3)阿難!如有一人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、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,此不離惡,不自護已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會轉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如有沙門、梵志之得到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曾經觀見他,觀見後,作如是之念:此人有身的惡行,也有身的惡行之報;同時有口與意的惡行,也有口與意的惡行之報。為甚麼呢?因為我觀見他並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。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後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,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的話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會生於惡處的地獄之中。像如是之見解的話,則為之正見。如果異於此見的話,則他的智,乃趣於邪。如果他對於其所見所知的極力的捫摸(抓取,固執)時,則他乃一向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的都是虛妄。』

(4)阿難!如有一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。此人離惡,護已後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會生於善處的天中的話,則如有沙門、梵志之得到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去觀見他,觀見後,作如是之念:此人有身的妙行,也有身的妙行之報;同時有口與意的妙行,也有口與意的妙行之報。為甚麼呢?因為我看見他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。此人離惡而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而護已的話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會生於善處的天中。像如是之見,則為之正見,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,乃趣於邪。如其對於所見所知的,極力的捫摸(抓取,固執),他乃一向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的都是虛妄。

 

(1)阿難!就中,如有一位沙門、梵志之得天眼,成就天眼的人,作如是之說:『此人沒有身的惡行,也沒有身的惡行之報;同時沒有口與意之惡行,也沒有口與意之惡行之報。』這種說法,我乃不會聽取其意見的。如果作如是之說:『我觀見他不離殺,不離不與取,不離邪淫,不離妄言,乃至不離邪見。此人不離惡,不護持後,在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』這樣說的話,我就會聽從其說的。

如果作如是之說:『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不離開邪見,此不離惡,不護持的人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會生於善處的天中。』作這種說的話,我乃不會聽取其說的。如果作如是之說:『像如是之見的話,就為之正見;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乃趣於邪。』這種見解,我也不會聽取的。如所見所知,極力的捫摸(固執),一向都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的都是虛妄。』此說,我也不會聽取其言的。為甚麼呢?如來乃知道那個人有異之故。

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

阿含經-670

 

尊者阿難聽後,對他說:「賢者周那!由於得此論,你我可往見佛,去奉獻世尊。賢者周那!現在可以共詣佛陀,去具向世尊說此義,或者有可能由於此,而能得從世尊處,聽到異法也說不定(更妙,更特別之法)。

於是,尊者阿難、尊者大周那,就共同往詣佛陀。到後,尊者大周那乃稽首佛足後,退坐在一邊。尊者阿難,也稽首佛足後,退住在一邊。

那時,尊者阿難對周那尊者說:「賢者大周那!你可以說出來了,可以說出來了。」於是,世尊問他而說:「阿難!周那比丘,欲說甚麼事呢?」尊者阿難白佛說:「世尊!您現在當會親自聽其陳述的。」於是,尊者大周那就將尊者三彌提和異學的哺羅陀子所共論之事,盡向佛陀說。

世尊聽後,告訴他說:「阿難!你看!三彌提比丘,乃為癡人無道的了。為甚麼呢?因為異學哺羅陀子,其問事不定(問事不足,應該要以分別答復之問),而三彌提比丘癡人,卻一向而答(決定的回答)之故,我才說他為癡人的。」尊者阿難白佛說:「世尊!如三彌提比丘,由於此事而說:『所有覺者(所感受的),都是苦的』,則當會有甚麼咎呢?」

世尊呵責尊者阿難說:「你們看!阿難比丘也是同樣的為無道的了!阿難!此三彌提癡人,那位異學哺羅陀子,乃盡問三覺(三受),所謂樂覺(樂受)、苦覺(苦受)、不苦不樂覺(不苦不樂受,捨受)的。阿難!如三彌提癡人,被異學的哺羅陀子所問時,能作如是之回答的話,也就是說:『賢者哺羅陀子!如果故意而作樂的業,而作後已完成(以身口意而作過)的話,當會受樂報。假若故意作苦的業,而已作完成(以身口意而作過)的話,當會受苦報。倘若故意作不苦不樂之業,而已作完成(以身口意而作過)的話,就當會受不苦不樂之報的。』阿難!如果三彌提癡人被異學的哺羅陀子所問,而能作如是的回答的話,則異學的哺羅陀子,其眼睛尚不敢正視三彌提癡人,更何況又能問如是之事呢?阿難!如果你能從世尊聽聞『分別大業經』的話,則對於如來,會倍復增上,會心靜而得喜的。」

於是,尊者阿難,乃叉手(合掌)向佛,白佛說:「世尊!現在正是其時。善逝!現在正是其時。如世尊為了諸比丘而說『分別大業經』的話,諸比丘們聽後,當會善於受持。」

世尊告訴他說:「阿難!你們要諦聽!聽後要善思念其義,我當會為你們具分別解說。」尊者阿難白佛說:「唯然!」這時,諸比丘,就受教而聽。

佛陀說:「阿難!(1)或者有一人,並不離開殺(殺生)、不與而取(偷盜)、邪淫、妄言,乃至邪見。此人並不離惡、不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時,生在於善處的天中。阿難!(2)或者有一人,乃離開殺生(不殺生),離開不與取(不偷盜),離開邪淫(不邪淫),離開妄言(不妄言),乃至離開邪見(正見),此人離惡而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時,轉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阿難!(3)或者有一人,不離殺生,不離不與取,不離邪淫,不離妄言,乃至不離邪見,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後,其身壞命終之後,乃生於惡處的地獄中。阿難!(4)或者有一人,離開殺生,離開不與取,離開邪淫,離開妄言,乃至離開邪見,此人離惡、護已後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

(1) 阿難!如果有一人,不離開殺生,不離開不與取,不離開邪淫,不離開妄言,乃至為邪見的人。此人不離惡,不護已後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往生於善處的天中的話,則如有沙門、梵志,已得天眼,已成就天眼,而觀見他,觀見後,曾作如是之念:此人沒有身的惡行,也沒有身的惡行之報;沒有口與意的惡行,也沒有口與意的惡行之報。為甚麼呢?因為我觀見他,並不離殺生、不離不與取、不離邪淫,不離妄言,乃至是邪見。此人不離惡,不護己後,其身壞命終之後,生於善處的天中。如更有如是之比類的人,如不離殺、不離不與取,不離邪淫,不離妄言,乃至不離邪見的人,此不離惡,不護已的人,其一切身壞命終之後,也生於善處的天中。像如是之見的話,就為之正見,如果有異於此見的話,則其智會趣於邪。如所見所知的極力的捫摸(抓取,固執),則一向都執著而說:『此是真諦,其餘的都是虛妄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