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

阿含經-720

 

或者有比丘,曾經數數犯戒,由於數數犯戒之故,被諸梵行者所訶其所見聞,為他疑者。他被諸梵行者所訶所見聞,而從他之疑而來之後,並不說異異論之外餘之事,也不起瞋恚懵嫉,不發怒廣惡,不觸嬈於大眾,不輕慢於大眾,也不作如是之說:『我現在當作使眾歡喜而可意之事。』並不作如是之意。跋陀和利!諸比丘們便作如是之念:雖然這位賢者曾經數數犯戒,而由於數數犯戒之故,被諸梵行者所訶,其所見聞乃從他而疑者。他為諸梵行者所訶其所見聞,從他之疑後,並不說異異論之外餘之事,並不瞋恚懵嫉,不發怒廣惡,不觸嬈於眾,不輕慢於眾,不作如是之說:『我現在當作使眾歡喜,而可意之事。』大眾見後,而作如是之語:『諸位尊賢!當觀察,而使其早滅其罪』。跋陀和利!.諸比丘如是的觀察,使他能早滅其罪業,輕犯禁戒,也是如此。

跋陀和利!或者有一類比丘,有信(少有信)、有愛(少有愛念)、有靜(少靜)。現在這位比丘既為有信、有愛、有靜,則如我們苦治這位賢者的話,則現在這位賢者,既有信、有愛、有靜,因此之故,就必定會斷滅其罪。我們寧可善於共同將這位賢者予以擁護,諸位比丘便善予共同將他擁護。跋陀和利!譬如有人,唯有一隻眼,其諸親屬為了憐念愍傷他,求利及饒益,求他的安隱快樂,而善予共同將護,並不使此人有寒熱、饑渴、有病、有憂、有病憂;不可塵棄他,不可煙苦他,不可塵棄煙苦他。為甚麼呢?因為又恐此人再失去其另一眼,因此之故,其親屬都善予將護他。跋陀和利!像如是的,這位比丘有少信、少愛、少有靜時,諸比丘們便作如是之念:現在這位比丘,有少信、少愛,而少有靜念,如我們苦治於這位賢者的話,則現在這位賢者既有少信、少愛、少有靜,就會因此而必定會斷滅其惡業,我們寧可善予其將擁護於這位賢者。因此之故,諸比丘們便善予共同將護,有如其親屬之愛護一眼之人一樣。」

於是,尊者跋陀和利,就從其座站起,偏袒著衣,叉手向佛,白佛而說:「世尊!甚麼因甚麼緣,從前少施設禁戒,而有好多的比丘遵奉受持者?甚麼因甚麼緣,世尊在於今天多施設禁戒,卻少有比丘遵奉受持呢?」

世尊回答說:「跋陀和利!如果比丘眾不得利的話,則大眾便沒有喜好之法(依止於漏,為漏所起之法);假如大眾得利的話,便會生起喜好之法。生喜好之法後,世尊欲斷此喜好之故,便為弟子們施設於禁戒。像如是而被稱譽廣大,為上尊王之所識知,而有大福、多學問。跋陀和利!如果大眾不多聞的話,大眾便不生喜好之法,如大眾多聞的話(得多聞),大眾便會生喜好之法。世尊為了欲斷此喜好之法之故,便為弟子們施設戒。跋陀和利!不是由於斷現世之漏之故,為了弟子施設禁戒的。我乃為了斷除後世之漏之故,為了弟子們施設禁戒的。跋陀和利!因此之故,我為弟子斷漏之故,而施設禁戒,他們就至於受我之教。跋陀和利!我在於往昔之時,為諸比丘說清淨的馬喻之法,此中,到底是為了甚麼因,你能憶起嗎?」

尊者跋陀和利白佛說:「世尊!此中有所因的。為甚麼呢?世尊為諸比丘施設一坐食之戒,諸比丘眾都能遵奉學戒,以及世尊之境界、諸微妙之法,唯我說不堪任,乃從座起而去,由於不學具戒,以及世尊的境界、諸微妙之法之故。世尊!這就是此中有所因的。」

世尊告訴他說:「跋陀和利!此中不但是其因如此。跋陀和利!如我為諸比丘當說清淨的馬喻之法的話,你必定不能一心,不能善於恭敬,不思念而聽。跋陀和利!這叫做此中更有因的。」

 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