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12日 星期日

心經分段解釋-17



【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】
梵咒本來不許翻譯的,因為怕持的人著了解釋,反而添知見,心亂了。但此經是自利利他的,終不能忘記眾生,離了大悲本願。
姑將咒義略述一二:揭諦揭諦,是說度過去呀!度過去呀!波羅揭諦,是向彼岸度過去呀!波羅僧揭諦,是彼岸大家度過去呀!菩提薩婆訶,是速速證到菩提呀!以上六句判為祕密分,為第七段,有自己知道,沒法出口的意思。
  佛說的三藏十二部,總是說個心,這心經是說心內精華。大凡人有七個心,每每自己不知道的,那六個是六道心,每日流轉勿停﹔忽而天道心,忽而人道心,又忽而三惡道心,總是無主的逐境流浪心。下等的人,並且不知道什麼是叫做心,中等的人才知道善心惡心的分別心,上等人是多有向上的心,可以得人天的好果。還有第七個心是空心,是無上的心,是無住的心,是有主的心,是清淨自在的心﹔這個心不是修證到是不會知道的,連二乘人和權乘菩薩也不會知道的。佛說:微生虫到處可去,隻是火裡不能去。眾生的心到處可緣,隻是不肯向般若上去,就是不知道那第七個心。這個心是出世的心,明了這個心,去成佛就不遠了。眾生在此岸,是六個心,超登彼岸,便是那第七個無心的心,正是毫無挂礙的心了。但人不從六個心上下手,就不能出世,要從煩惱上參透,挂礙上打開,方可成佛。譬如人已落在泥坑裡,必要從泥裡拔出來,所以世法正是出世的資糧。人先要明白煩惱是什麼?還是我的六個心。你且息下了,心空無著,才見那無心的心了。從來修佛道的人,以為是出世看得輕,不值得理他,平時就不在人事上練心,於做人道理全不講究。孝悌是根本,忠信是法用,是盡人道的根基,正是成佛的本錢。大乘佛法,首重根本,所以能一路直入,一竿到底,中間不會背師忘道,自入歧途。你想五蘊法見都空了,那貪根已斷,名利心又附在何處呢?所以奉勸世人讀經要照經去做,第一步求得明心的法門,一門深入,見到了實相,自然般若開了﹔第二步有了辦法,在人事上磨練,掃蕩習氣﹔此時有進無退,直到成佛。但此生隻可見性成佛,除淨習氣,還得多世,不用功還要遲下去﹔不過見性后,就世世不退轉了。這個經是文字般若,指示我們的法行﹔須自作觀行,即是觀照般若﹔啟發般若后,見到自性,開了智慧,這是實相般若﹔此時歸宗唯一的門路,由此永斷無明,了脫生死。文雖二百六十個字,足以蕩空掃有,實證菩提,菩薩與三世佛,均不能出此范圍。此經雖有七譯,經義實是不二,匯萬法以歸一,更破一以歸宗,無心可心,無經可說。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不曾說一個字,就是點明一切性空的道理。願行者須從自性的道理上會,不要在文字的道理上會。把心空了,才可以和心經相印,是謂印心。
  [佛歷二五一五年歲次庚寅九月同人敬錄。]
[心經]至此簡述畢,感謝前賢之釋;感思有緣人道學精進。
有心人要試着學習,心如明鏡,緣聚緣滅,鏡心無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