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五章

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五章 齊宣王問曰:「人皆謂毀明堂。毀諸?已乎?」 孟子對曰:「夫明堂者,王者之堂;王欲行王政,則勿毀之矣。」 王曰:「王政可得聞與?」 對曰:「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祿,關市譏而不征,澤梁無禁,罪人不孥。老而無妻曰鰥,老而無夫曰寡, 老而無子曰獨,幼而無父曰孤,此四者,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;文王發政施仁,必先斯四者。 詩云:『哿矣富人,哀此煢獨。』」 王曰:「善哉言乎!」 曰:「王如善之,則何為不行?」 王曰:「寡人有疾,寡人好貨。」 對曰:「昔者公劉好貨;詩云:『乃積乃倉,乃裹餱糧,于橐于囊,思戢用光;弓矢斯張,干戈戚揚,爰方啟行。』 故居者有積倉,行者有裹糧也,然後可以「爰方啟行」。王如好貨,與百姓同之,於王何有?」 王曰:「寡人有疾,寡人好色。」 對曰:「昔者大王好色,愛厥妃;詩云:『古公亶父,來朝走馬;率西水滸,至於岐下;爰及姜女,聿來胥宇。』 當是時也,內無怨女,外無曠夫。王如好色,與百姓同之,於王何有?」 註: 明堂:趙注:「謂泰山下明堂,本周天子東巡狩朝諸侯之處也。齊侵地而有之。」此時天子巡狩之禮已廢,迫侯又不當居之, 故有毀堂之議。 岐 :又名岐周,謂岐山下之周原也。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岐山下。 耕者九一:朱注:「九一者,井田之制也。方一里為一井,其田九百畝,中畫井字,界為九區,一區之中,為田百畝。 中百畝為公田,外八百畝為私田。八家各受田百畝,而共養公田,是九分而稅其一也。」 仕者世祿:謂仕者子孫世承其祿俸。朱注:「先王之世,仕者之子孫,皆教之。教而成材,則官之。 如不足用,亦使之不失其祿;蓋其先世嘗有功德於民,故報之如此,忠厚之至也。」 關市譏而不征:譏,察問也。言道路之關,都邑之市,設吏察問是非,不征稅也。 澤梁無禁:澤梁,湖泊產魚之處。朱注:「澤,謂瀦水。梁,謂魚梁。」無禁,朱注:「與民同利,不設禁令。」 不孥:孥,妻子。罪止其身,不及妻子。 無告:無處訴說痛苦也。 詩:小雅正月之篇。 哿:可也。 煢獨:孤苦無依之人。無兄弟曰煢,無子曰獨。 貨 :財貨也。金玉布帛等之總稱。 公劉:人名,周朝先祖后稷之曾孫。 詩 :大雅公劉之篇。 積 :露積也。 餱糧:乾糧也。 于橐于囊:皆盛物之袋。縫底者曰囊,不縫底而繩繫兩端之口者曰橐。 思戢用光:朱注:「戢,安集也。言思安集其人民,以光大其國家也。」 干戈戚揚:干,盾也。戈,平頭戢也。戚,斧也。揚,即鉞,大斧也。 啟行:行,道路也。啟行猶今開路。言開道路去幽也。 何有:何難之有,言不難也。 好色:朱注:「好色則心志蠱惑,用度奢侈,而不能行王政也。」 詩 :大雅緜之篇。 古公亶父:古公,太王之本號,後乃追尊為太王。亶父,太王名也,或曰字也。 來朝走馬:來朝,翌晨也。走,疾趨也。走馬,疾馳其馬也。詩曰古公欲避獯鬻之難,徹夜整裝,來日早上即馳馬而行; 美其避惡疾、且早日。 率 :循也。 滸 :水涯也。 岐下:岐山之下也。 姜女:太王之妃太姜也。 聿 :自也。 胥宇:謂省視土地可居處也。胥,相也,省察也。宇,居也。 怨女:無夫之女。 曠夫:無妻之男。 大意: 齊宣王問孟子說:「別人都向我建議,拆毀泰山下的明堂,你看拆了它好呢?還是不拆好呢?」 孟子回答說:「那泰山下的明堂,是從前天子巡狩到東方,用來朝會諸侯的殿堂;王如果也想實行王天下的仁政,將來還有用它的一天, 那就不必拆了。」 齊宣王說:「怎麼實行王天下的仁政,可以說給我聽聽嗎?」 孟子回答說:「從前文王治理岐山下面周原的時候,施行井田制度,對於農人,只取九分之一的租稅;做官的人,俸祿由子孫世代繼承; 關口上皈市場上的官吏,只察問一些可疑的人,不收商民的捐稅;人民自由畜水養魚,或設置魚梁捕魚,官府不加禁止; 犯罪的人,本身受懲罰,妻子兒女不受連累。年它無妻的人叫做鰥,年老無夫的人叫做寡,年老無子的人叫做獨, 年幼沒有父親的人叫做孤,這四種人,都是天下有苦無處訴說,真是窮困的人;所以文王發布政令,施展仁德, 一定先顧念到這四種人。詩經上也說:『富人是可以過活了,可憐這些孤苦無依的人!』」 宣王說:「你說這個道理好極了!」 孟子說:「王如認為這道理好,那又為什麼不倣照實行?」 宣王說:「寡人有個毛病,寡人喜歡財貨。」 孟子回答說:「這倒沒有關係。從前公劉也喜歡財寶,詩經上說他:『把禾粟儲藏在倉庫裡,裝不了的就露天堆積着。把乾糧包裹在橐囊裏, 好帶着上路。他在戰爭邊緣上,把願意離開的人民帶走,是想要安集人民,光大他辛苦創立的基業。 大家把箭張在弓上,手中拿好干戈戚揚種種的兵器,這才開路向幽地前進。 』所以留居的人有露天堆積的禾粟, 充實飽滿的穀倉,出行的人也都有包裹的乾糧,然後才可以『這才開路向幽地前進』。王如喜歡財貨,也學公劉和百姓共同享受, 對於稱王天下,又有甚麼困難。」 宣王說:「但是寡人還有一毛病,寡人喜愛女色。」 孟子回答說:「這也沒有關係。從前太王也喜歡女色,詩經上說:『古公亶父想避開北狄獯鬻的逼迫,通宵整理行裝,第二天天一亮就上馬奔 馳,沿着西邊沮水、漆水的邊岸,直到岐山下面;這才停下,和他的妃子太姜,親自來察看可住的地方。』 當那時候,閨房裏沒有無夫的怨女,外面也沒有無妻的曠夫。王如喜好女色,也學太王使百姓都有配偶,對於稱王天下, 又有甚麼困難?」 (獯鬻:堯時稱葷粥;周稱獫狁;秦稱匈奴。) 說明:在春秋戰國時代,各諸侯國各據一方,為擴展自己領土及人民,都用武力戰爭取得,故在孔子時代,周遊列國,就是勸各諸侯國國君提倡 王道,感動他國之人來歸,當時沒能成功。到了戰國時代,孟子是承孔子之道,故也遊歷各國,講述仁義之道,勸國君能先愛護百姓, 而使百姓能安和樂利的生活,國君愛財貨又有何妨;國內百姓無鰥、寡、孤、獨,那國君好色又有何關,更引詩經為例。 現在為總統制,有總統也是喜好財貨,上行下效,官員也愛財貨,弄的國家負責累累;致於喜好女色,現在是不能表白,但還是會偷偷摸摸 的做壞事。 齊桓公用要管仲為相,二人相談三天三夜後,齋戒沐治,迎接管仲為相,齊桓公也是「寡人有疾,寡人好貨;寡人好色。」 管仲派各大臣各司其職,設官妓、開糧道,百官貪墨連坐九族,百姓富裕,亦如君王好貨好色,故能九霸諸侯。 孔子三十三歲由學生南宮敬叔向魯君要馬車及經費,陪孔子去周都拜見老子。隔天老子陪孔子參觀周朝帝都之郊社、明堂、宗廟。 (郊:祭天,冬至左右,卜日舉行。 社:祭地,夏至左右,卜日舉行。明堂:為周天子辦公處。宗廟:祭祖之處。祭典為春秋二次。) 周明堂台階立一銅人,其口封有三白絹(ㄐㄩㄢ),絹(ㄐㄩㄢ)上之文稱銘(ㄇㄧㄥ)文(ㄨㄣ)。 銘文一:古之慎言,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。無多言,多言多敗;無多事,多事多患。安樂必戒, 無(ㄨ)行(ㄒㄧㄥ)所(ㄙㄨㄛ)悔(ㄏㄨㄟ)。勿謂何傷,其禍將長。勿謂何害,其禍將大。 勿(ㄨ)謂(ㄨㄟ)何(ㄏㄜ)殘(ㄘㄢ),其禍將然。勿謂莫聞,天(ㄊㄧㄢ)妖(ㄧㄠ)何(ㄏㄜ)人(ㄖㄣ)。 [注: 勿謂何害:任何言行,心中不要自己認為沒有關係,種下了因,結出的果,非你所能預測。 勿謂何殘:任何行為不要自認沒有傷害. 勿謂莫聞:任何輕聲細語,不要認為他人聽不到,對神鬼來說,如雷貫耳。 天妖何人:神鬼是隨你左右。] 銘文二:熒(ㄧㄥ)熒(ㄧㄥ)不滅,炎(ㄧㄢ)炎(ㄧㄢ)奈何。涓(ㄐㄩㄢ)涓(ㄐㄩㄢ)不壅(ㄩㄥ) ,將成江河。 綿綿不絕,將成網(ㄨㄤ)羅(ㄌㄨㄛ)。青青不伐,將尋斧(ㄈㄨ)柯(ㄎㄜ)。誠不能慎之,禍之根也。 曰是何傷,福之門也。強(ㄑㄧㄤ)梁(ㄌㄧㄤ)者(ㄓㄜ)不得其死,好勝者必遇其敵。 盜(ㄉㄠ)怨(ㄩㄢ)主(ㄓㄨ)人(ㄖㄣ),民害其貴。 [註: 熒熒:小火。 炎炎:遼原大火。 涓涓:如蟻孔之小滴。 綿綿:細絲。 青青:小苗。 曰是何傷:任何細小之事,皆想到其後果的傷害而防之。] 銘文三: 君子知天下之不(ㄅㄨ)可(ㄎㄜ)蓋(ㄍㄞ)也,故後之下之,使人慕之。執雌持下,莫能與之爭者,人皆趨彼,我獨守此。 眾人或惑,我獨不徙 。內藏我知(ㄓ),不與人論技。我雖尊高,人莫害我。夫江河長百谷者,以其卑下也。 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 戒之哉,戒之哉。 [註: 後之下之:任何有名聞利養之事,讓別人為前、為先,自己要存卑讓之心。 不徙:不移不變,死守原則。 內藏我知,不與人論技:明心見性,佛說不可說。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