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

阿含經-471

 

怎樣叫做知道業呢?所謂有二業,為思(思為意志之動作,思就是業)、已思業(思已,以身、口、意而造業),就叫做知業。甚麼為之知業所生之因呢?所謂更樂(觸)是,由於有了更樂,就便會有了業,就為之知道業所生之因。甚麼為之知道業之有果報呢?所謂業者,有業之黑的(邪業),而會有了黑報(惡報),或者有了業之白的(正業),就會有了白報(善報),或者有了業,為黑白的話,就會有了黑白之報,或者有了業,不黑,也不白的話,就不會有報(無報),所謂業與業都已盡,就叫做知道業之有報。甚麼叫做知道業之勝如呢?

所謂或者有業,而轉生於地獄中,或者有業,而轉生於畜生之中,或者有業,而轉生在於餓鬼中,或者有了業,而往生於天上,或者有了業,而生在於人間,這叫做知道業之勝如。甚麼叫做知道業之滅盡呢?所謂更樂如滅除的話,則業便會消滅,這叫做知道業之滅盡。甚麼叫做知道業之滅之道呢?所謂八支聖道,為正見,乃至正定之八,就叫做知道業之滅之道。如果一位比丘,像如是的知道業,知道業所生之因,知道業的果報,知道業的勝如,知道業的滅盡,知道業之滅之道的話,就叫做達梵行,是能盡一切之業的。

甚麼叫做知苦呢?所謂生之苦、老之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會苦、愛別離苦、所求不得之苦、略而為五盛陰是苦,就叫做知道苦。甚麼叫做知道苦所生之因呢?所謂愛是,因為有了愛,才會生苦,就叫做知道苦所生之因。甚麼叫做知道苦之有果報呢?所謂或者有苦,乃為微,而遲滅,或者有苦,為微,而疾滅(快滅),或者有苦,為盛,而遲滅,或者有苦,為盛,而疾滅,苦與之盡,就叫做知道苦之有果報。甚麼為之知道苦之勝如呢?所謂不多聞的愚癡的凡夫,不值遇善知識,而不御聖法,身上生覺(感受),而極為苦,而甚重之苦,生命將欲斷絕,出了此,而從於外,更求於彼。或者有沙門、梵志,持一句之咒,或者二、三、四句,或者持多句之咒,或者持百句之咒,他乃以此而治我之苦。

像如是的由於求而生苦,由於集而生苦,而苦滅,就叫做知道苦之勝如。甚麼叫做知道苦的滅盡呢?所謂愛滅,則苦便會滅,就叫做知道苦的滅盡。甚麼叫做知道苦之滅之道呢?所謂八支聖道,為正見,乃至正定之八,就叫做知道苦之滅之道。如果比丘,如是而知道苦,知道苦之所生之因,知道苦之有果報,知道苦之勝如,知道苦之滅盡,知道苦之滅之道的話,就叫做達梵行,是能盡一切之苦的。」

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,那些諸比丘們,聽佛所說,都歡喜奉行!  

一一二、阿奴波經第六(第二小土城誦)  

大意:本經敘述佛陀告訴阿難!佛陀乃以他心智所見,看見提惒達哆(提波達多)之墮地獄受苦難之事。並說如來大人之根智,得授記前後,各有三種人。其中有得清淨之法,有得衰退之法,有得身壞命終而墮地獄者,以及得衰退法、得清淨法、得現世般涅槃者。並勸人應勤加精進。  

結集者的我們,都像如是的聽過的:有一個時候,佛陀遊行在於跋耆瘦(跋耆國為印度十六大國之一),住在於名叫阿奴波的跋耆國的都邑。

那時,世尊就在於晡時,從宴坐而起,由堂上下來,而告訴阿難說:「阿難!我和你同到阿夷羅惒帝河(阿夷羅跋提河,五河之一。沿舍衛城傍,流經迦維城之南部,向東南注入之河),到那河中去沐浴吧!」尊者阿難白佛說:「唯然!」(好的!)

於是,世尊就帶尊者阿難,到達阿夷羅惒帝河,到後,脫去衣服,放在岸上,便進入水中去沐浴。沐浴後,由河出來,就拭其身體而著衣(穿好袈裟)。

那時,尊者阿難,乃執扇,在扇佛,於是,世尊就顧他,而告訴他說:「阿難!提惒達哆(提婆達哆,譯為天與。佛陀的堂弟,出家後,想作教團的主持者,而提倡苦行。常和佛作對,且曾經欲害佛,而被佛制伏),乃由於放逸之故,會墮在於極苦難之處,必定會至於惡處,而會轉生在於地獄之中,會住至於一劫(劫波,分別時節,極大的時限)之久,不可能救濟。阿難!你不曾從諸比丘們聽聞,說我一向(從來)記提惒達哆必定會至於惡處,會轉生於地獄之中,會住至於一劫之久,不可救濟之事嗎?」尊者阿難白佛說:「唯然!」(是的,曾經聽過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