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

法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之5



  經文: 

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。正使和合百千萬月。其面貌端正。復過於此。身真金色。無量百千功德莊嚴。威德熾盛。光明照曜。諸相具足。如那羅延堅固之身。
  
譯文:

這位妙音菩薩,他的眼晴,好像廣大的青蓮華葉一樣,青白分明。正使和合百千萬月,其面貌之惴正,更超過這種境界。他的身體是紫磨金顏色,有無量功德,莊嚴其身。威德非常熾盛,所謂「有威可畏,有德可敬。」光明照耀一切。無論那一相,都具足圓滿而莊嚴。他的身好像那羅延(金剛力士)那樣的堅固,永不會損壞。這就是妙音菩薩的殊勝身相,非為其他菩薩可比擬的。

經文: 

入七寶臺。上升虛空。去地七多羅樹。諸菩薩眾恭敬圍繞。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。
  
譯文:

妙音菩薩坐在七寶蓮華臺上,上升虛空,離地面有七棵多羅樹(每棵多羅樹的有六十尺)之高。八萬四千菩薩眾,恭恭敬敬的圍繞在他的四周,而來到娑婆世界的耆闍崛山上。
  
經文: 

到已。下七寶臺。以價值百千瓔珞。持至釋迦牟尼佛所。頭面禮足。奉上瓔珞。而白佛言。世尊。淨華宿王智佛。問訊世尊。少病少惱。起居輕利。安樂行不。四大調和不。世事可忍不。眾生易度不。無多貪欲。瞋恚愚癡。嫉妒慳慢不。無不孝父母。不敬沙門。邪見不善心。不攝五情不。

 譯文:

妙音菩薩到耆闍崛山之後,便從七寶蓮華臺下來,手持最名貴的瓔珞,價值有百千萬兩黃金,供養釋迦牟尼佛。來到佛所,五體投地向佛頂禮,奉獻瓔珞,然後對佛說:「世尊!我的師父,淨華宿王智佛,他令我向世尊問候。問世尊少病痛少煩惱吧!起居輕安吉利吧!行住坐臥安樂嗎?地水火風調和嗎?對於世間的事情,還可忍耐嗎?對於所有的眾生,容易教化嗎?眾生大概沒有太多的貪欲、瞋恚、愚癡吧!不嫉妒,也不慳慢吧!沒有不孝順父母的眾生吧!沒有不恭敬沙門的信徒吧!」(沙門就是出家的比丘,代表三寶之一——僧寶。)凡是見到沙門,一定要必恭必敬的頂澧。無論他修行如何,都要恭敬。為什麼?因為他披袈裟,代表佛法,恭敬他所穿的袈裟。在家人不可批評出家人的過錯,否則,種下墮地獄的種子。屆時,悔之已晚。凡是佛教徒,一定要恭敬三寶。

又問一切眾生還有邪見嗎?有修道不善心嗎?就是身出家而心不出家。能否收攝五情,不被境界所轉呢?
(五情就是喜、怒、愛、惡、欲,這五種情惑,不容易攝收住。一般眾生,多數是恣情縱欲,任意發展。何謂恣情?就是愛怎樣就怎樣,也就是任性,放蕩不羈的行為。何謂縱欲?就是令欲念隨便發展,不受管束。)
(現在台灣年青人就是被境界所轉而行不善事。)
  
經文: 

世尊。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。久滅度多寶如來。在七寶塔中。來聽法不。又問訊多寶如來。安隱少惱。堪忍久住不。
  譯文:

妙音菩薩又稱一聲:「世尊!所有的眾生,他們能降伏一切魔怨嗎?
(魔有四種:
1、五陰魔:色受想行識五個魔,能生出一切的苦惱。
2、煩惱魔:貪瞋癡慢疑五個魔,能使身煩心惱。
3、死魔:能斷命根之魔。
4、天魔:能斷慧命之魔。)

在久遠以前,已經滅度那位多寶如來,他住在多寶塔中,是否也來聽妙法蓮華經呢?」妙音菩薩既然看見多寶如來住在多寶塔中,為什麼還要這樣地問呢?因為妙音菩薩代表其師父(淨華宿王智佛)問候釋迦牟尼佛,所以才這樣地問,表示禮貌。因為多寶如來,曾經發願,凡有講妙法蓮華經之處,他一定前往聽法,所以妙音菩薩才這樣地問。
 妙音菩薩見到七寶塔在虛空出現,他再問訊多寶如來的近況,多寶如來安穩吧!少惱吧!堪忍久住否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