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

第五篇滕文公章句上第二章

滕定公薨。世子謂然友曰:「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,於心終不忘。今也不幸至於大故,吾欲使子問於孟子,然後行事。」然友之鄒問於孟子。
孟子曰:「不亦善乎!親喪固所自盡也。曾子曰:『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,可謂孝矣。』諸侯之禮,吾未之學也;雖然,吾嘗聞之矣。三年之喪, 齊疏之服,饘粥之食,自天子達於庶人,三代共之。」然友反命,定為三年之喪。 父兄百官皆不欲,曰:「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,吾先君亦莫之行也,至於子之身而反之,不可。且志曰:『喪祭從先祖。』」 曰:「吾有所受之也。」
謂然友曰:「吾他日未嘗學問,好馳馬試劍。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,恐其不能盡於大事,子為我問孟子。」 然友復之鄒問孟子。
 孟子曰:「然。不可以他求者也。孔子曰:『君薨,聽於冢宰。歠粥,面深墨。即位而哭,百官有司,莫敢不哀,先之也。』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『君子之德,風也; 小人之德,草也。草尚之風必偃。』是在世子。」然友反命。 世子曰:「然。是誠在我。」五月居廬,未有命戒。百官族人可謂曰知。及至葬,四方來觀之,顏色之戚,哭泣之哀,弔者大悅。

 註: 滕定公:文公(世子)之父。
         然友:人名,世子之傅。
         大故:故,事也。大事,父母之喪也。
         行事:辦喪禮。
         之鄒:史記正義云:「今鄒縣去徐州滕縣四十餘里,往返不 過大半日,故可問而後行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事。」
        所自盡:所以自盡其心也。
        三年之喪:朱注:「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;故父母之喪,必以三年也。」 齊疏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齊,音ㄗ。朱注:「齊,衣下縫也;不緝曰斬衰。疏,麤也;粗布也。」蔣伯潛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曰:「父喪當服斬衰,此言齊者,包斬衰而言。」
       飦:糜也。粥之清而稀者。劉熙釋名釋飲食云:「糜,煮米使糜爛也。粥,濁於糜,粥粥
             然也。」 三代:夏、商、周。 父兄百官:趙注:「滕之同姓、異姓諸臣也。」
       宗國:趙注:「滕魯同姓,俱出文王。魯,周公之後;滕,叔繍之後。敬聖人,故宗魯者
             也。」
       志:記也。古時傳記之書。
       他日:猶昔日。
      不我足:謂不滿於我也。
      其:謂父兄百官也。
      不可以他求:朱注:「言當責之於己。」
      冢宰:六卿之長也。
      歠:飲也。
       深墨:甚黑色也。
      即位:就喪位也。
      先之:先於父兄百官之哀也。
     尚:加也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偃:伏也。
    廬:遭喪者所居之倚廬也。焦疏:「無柱無楣,但用兩木斜於東壁作塹堵形,各西順斜倚之
           木,以草為屏,故稱倚廬。」古者諸侯五月而葬,未葬居倚廬於中門之外, 廬倚東牆而
           下,各北門戶。
     未有命戒:朱注:「居喪不言,故未有命令教戒也。」
     可謂曰知:朱注:「疑有闕誤。世子知禮,即可謂之曰知。」
     戚:哀也。
     弔者大悅:悅,悅服也。趙注:「大悅其孝行之高美也。」

    大意:滕定公死了,太子文公向他老師然友說:「從前在宋國,孟子曾經和我談性善的道
             理,在我心裏始終不能忘。現在很不幸,遇到喪父的大事;我想請您去問問孟子, 然
             後舉行喪禮。」
            然友就到魯國鄒縣,去各孟子問禮。
            孟子說:「太子這樣慎重,不也是件好事嗎?舉辦父母的喪禮,本來是人子用來曲盡自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己的孝心啊。曾子說過:『父母在世,按禮事奉他們;去世了,按禮安葬他們, 按禮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祭祀他們;就可以稱為孝子了。』至於諸侯的喪禮,我本沒有學過;雖然如此,我卻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曾聽人說過。父母死後,子女行三年的喪禮,穿粗麻布不縫底邊, 叫做斬衰的孝服,
              吃煮得很薄的稀飯;從天子一直到平民,一律如此。夏、商、周三代都是這樣的。」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然友向太子覆命,太子就決定行三年的喪禮;可是宗族長輩和朝中百官都不願意,
              說:「我們的宗國魯國的先君既沒有人這樣做,我國的先君也沒有人這樣做; 到了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身上却要違反前代的舊典,是不可以的。並且志書上說:『喪祭的禮儀,應該隨着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父祖們辦理。』怎麼可以違反呢?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太子說:「我這是有所承受,不是任意改變的啊。」太子又向然友說:「我從前沒有
             講求過學問,只喜歡跑馬弄劍;現在呢,宗族長輩和朝中百官都不滿意我, 恐怕我不
             能把喪事辦理完善。您再替我問問孟子吧。」 然友又到鄒國去去問孟子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孟子說:「是的,我知道他們不會同意。這事是不能找別人做主的啊。孔子說:『國君
             死了,政事聽任冢宰大臣去處理,繼位的新君只是竭盡哀情,每天僅僅喝一點 稀粥,
            臉色深黑,到喪位上去哭泣;朝裏的百官和辦事人員,就沒有人敢不哀痛。因為新君哀
            在他們前面啊。上面有喜好某種東西的人,下面就一定有比他 更厲害的人。上面君子的
            德行,好比是風;下面小人的德行,好比是草;草上加一陣風,一定要隨着伏倒的。』
            這事全靠太子親身領導了。」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然友向太子覆命。 太子說:「這事真得靠我自己。」便在中門外倚盧裏守喪五個月,沒
           有發布命令和告戒;百官和同族的人都贊美太子說;「可以說他是知禮的人了。」 等到
           安葬的日子,四方的人都來觀禮。看見太子臉色的悲傷,哭泣的哀痛,使來弔喪的人都
           非常悅服。

   說明: 身為領導人,一定要守禮法。上帝賜給摩西十戒,說:「沒有戒法,就沒有自由。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現在台灣百姓因教育失敗,司法不彰,百姓賢愚都喊自由,而領導各階層的主管, 也
              是不清廉,有樣學樣,上下其手,各種大建設都是不牢固,水霸、隄防、橋樑,說壞
              就壞。不想想大陸都江堰,由李冰父子建造,每年中秋大浪衝擊數丈之高而 千年不
             壞。
            各級領導人不能為正,雖為風,百姓因教育,不為草,故風雖大而草不偃,奈何?
            附看youtube 夫妻與因果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YR5YMEb2Q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