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

第五篇滕文公章句上第一章

滕文公為世子,將之楚,過宋而見孟子。孟子道性善,言必稱堯舜。世子自楚反,復見孟子。 孟子曰:「世子疑吾言乎?夫道一而已矣。成覵謂齊景公曰:『彼丈夫也,我丈夫也,吾何畏彼哉?』顏淵曰:『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為者亦若是。』 公明儀曰:『文王我師也,周公豈欺我哉?』今滕,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書曰:『若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。』」
 註: 世子:是時滕定公在位,文公為嫡子,故稱世子。明當世父位為君,稱世子。」世,繼承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之意。
 之:往也。 過宋而見孟子:周廣業孟子出處時地考云:「孟子去齊居休,旋歸鄒,年六十餘
        矣。聞宋王偃將行仁政,往游焉,時滕文公為世子,將之楚,過宋來見。 蓋孟子嘗以齊卿
        出弔於滕,稔知其賢故也。」
 道性善,言必稱堯舜:焦疏:「孟子學孔子之學,惟此道性善,稱堯舜兩言盡之。」
 道一而已:戴震孟子字義疏證:「言不因人之聖智不若堯、舜、文王,而有二道也。蓋才質不
        齊,有生知、安知、有學知、力行,且有困知及勉強行。 中庸曰:『及其知之,一也;及
        其成功,一也。』」
 成覵:齊景公勇臣。
 彼丈夫也:焦疏:「趙氏以『彼』為尊貴者,蓋指景公言,即所謂無嚴諸侯也。」 案「彼」蓋
         泛指對方而言。 王夫子孟子稗疏:「成覵,齊之勇士,以力事齊景公,其言『吾何畏彼』
         者,以角力言耳。孟子引以喻人之自強。集注云『彼謂聖賢』,未審。」
 公明儀:曾子弟子。朱注:「魯賢人也。」
 文王我師也,周公豈欺我哉:趙注:「師文王,信周公,言知其所法則也。」文王、周公,父
        子也,父道固兼師道,為情理中。
 絕:猶截也。
 將五十里:大五十里。
 為善國:朱注:「言滕國雖小,猶足為治,但恐安於卑近,不能自克,則不足以去惡而為善
        矣。」
書:指商書說命篇。
瞑眩:音ㄇㄧㄢˋㄒㄩㄢˋ,猶言頭昏眼花。孔疏:「瞑眩者,令人憤悶之詫也。」
 瘳:音ㄔㄨ,病癒也。趙注:「藥攻人疾,先使瞑眩憤亂乃得瘳癒也。喻行仁當精熟,德惠乃
         治。」 

大意:滕文公為世子的時候,將出使到楚國去,聽到孟子在宋國,特地路過宋國來拜見孟子。
          孟子對他講,人生都秉有善性,不過要去擴充運用他, 才能做到聖賢的地步。所說的話
             必稱述堯舜的行事來證實。因為堯舜的治天下,完全是仁義之道。意在勉勵世子知道聖
             人王政是可以學到、做到的。 嗣後世子從楚國回來,再度去見孟子,孟子怕他不明
             白,就申明說:「世子你懷疑我的話嗎?要知天下古今的道理,僅有一個,不論聖愚賢
             不肖, 只要肯努力行善就可以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從前齊國有個勇臣叫成覵對齊景公說:『他是個丈夫,我也是個丈夫,我為甚麼怕他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呢?』
             顏回也說:『舜是甚麼人, 我是甚麼人,聖人與我同樣是人,只要是立志有作為的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也會做到舜這步地位。』
            魯國的賢人公明儀也說:『文王是我的導師,周公制禮作教, 難道會欺騙我嗎?』
            他們三個人,不都承認人都同具一個可以為善的性,沒有甚麼聖愚之分的,只要篤信力
            行,人人都可以成聖成賢。 今滕國雖小,但截長補短,也有五十方里的大地方,還可以
            成為一個平治的國家。
            書經說命篇上說:『假如這菌藥吃了,而不頭昏眼花, 那麼他的病就治不好。』
            所以治理國家,總要振作精神,徹底除去積弊才行。」

 說明:儒家精神是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孟子勸世子不要因國小不徒治,所以引
           用三人來說明,有志氣與決心,先除舊習更新,必能國治天下平。 其說與佛家所講一
           樣,眾生皆有善心佛性,並且平等,只要行善去惡,精進不懈,就無聖賢之分,勤修六
           度波羅密,人人都可以證果成佛。 
  附看: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xE6IUtlA4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