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

第一篇梁惠王章句上第五章

第一篇梁惠王章句上第五章 梁惠王曰:「晉國,天下莫強焉,叟之所知也。及寡人之身,東敗於齊,長子死焉;西喪地於秦七百里;南辱於楚。寡人恥之,願比死者一洒之。 如之何則可?」 孟子對曰:「地方百里,而可以王。王如施行仁政於民,省刑罰,薄稅斂;深耕易耨;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,入以事其長上;可使制梃以撻秦楚 之堅甲利兵矣。彼奪其民時,使不得耕耨,以養其父母;父母凍饑,兄弟妻子離散。彼陷溺其民,王往而征之,夫誰與王敵? 故曰:『仁者無敵。』王請勿疑。」 註: 晉國:晉靜公二年,魏武侯、韓哀侯、趙敬侯聯合滅了晉國,而將其地瓜分。朱注:「魏本晉大夫。魏茆與韓氏、趙氏共分晉地,號曰三晉。 三家分晉,魏得晉之故都,故惠王猶自謂晉國。」 莫強:言當時各國沒有強於晉國的。 東敗於齊,長子死焉:惠王二十八年與齊田肦伐梁馬陵,魏使龐涓為將,太子申為上將軍,與齊人戰,大敗而亡。長,音ㄓㄤˇ。 西喪地於秦七百里;惠王二十九年,秦使衛鞅伐魏,魏使公子卯將而擊之,敗而被虜,乃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。 南辱於楚:惠王後元十二年,史記楚世家:「懷王六年,楚使柱國昭陽將兵而破魏,破之於襄陵,得八邑。」 比 :音ㄅ一ˋ,伐也,為也。 洒 :音ㄒ一ˇ,與洗同。 省:簡也,減輕之意。 深耕易耨;耕之深又勤快的鋤田。 易耨,音一ˋ ㄋㄡˇ。 忠信 :朱注:「盡己之謂忠,以實之謂信。」 制梃 :焦疏:「制,宜讀掣ㄔㄜˋ,謂可使提掣木梃以達其堅甲利兵。」 撻 :打也。 彼 :彼奪之彼,指秦、楚。 陷溺其民:謂殘害其民,如使陷於阱,溺於水。仁者無敵:行仁政者,沒有敵人。是古語。 大意: 梁惠王向孟子說:「當初晉國地方廣大,兵車眾多,天下沒有比它強。這是你它先生所知道的,惠王二十八年在東面版齊國戰敗於馬陵, 我大兒子 被虜而死;惠王二十九年在西南被秦國詐襲,割去了河西七百里的土地;惠王後元十二年又被楚國戰敗於 襄陵,奪去八個城池,受了很大的侮辱。對於這接二連三的喪師失地,我深深地感到羞恥,極願替那些戰死的人洗雪一下, 要怎樣才能辦到呢?」 孟子回答說:「現在魏喪師失地,還是足以有為的。土地只要有一百方里大,也就可以王天下。王如果能對人民施行仁政,減輕刑罰,減少賦稅, 教人民勤快地耕田除草。同時使年輕人利用空閒日子,講求孝悌忠信的道理,使他們在家裏能拿孝悌的道理事奉他們父兄, 在外面能拿忠信的道理事奉他們的長上。這樣,人人平日既親愛他們的長上,一旦有事,便會為他們的長上而效死, 就使他們提着木棍,也可以打倒秦、楚的強大兵力了。其所以如此,因秦、楚等國,一向嚴刑峻罰,苛徵暴斂,強奪了人民農 作時間,使他們不能耕田除草,去奉養父母,因使父母受凍挨餓,兄弟和妻子都流離失散。救死還來不及,自然沒有時間去講 求孝悌忠信的道理。這些國君把人民陷進火坑,淹入水牢,人民怨恨已極。王在這種情形下,親自率領軍民,前往聲罪征討, 他們的人民必然望風鼓舞,歡迎不暇,還有那一個能和王對敵呢?所以古言:『行仁政的人,是沒有敵手的。』請王趕快施行 仁政,不要再有所懷疑了!」 說明:梁惠王先人把晉國三分之一佔為己有,國號為魏,到了惠王好戰屢敗,遷都大梁,稱梁惠王,前30年為梁之前元,31年為後元1年。 孟子去時為後元15年。當時為戰國時期,各諸侯國皆想統一天下,故戰事連年,民不聊生,顛沛流離,路有餓莩。故孟子告訴梁惠王以仁道 施政,讓百姓生活富裕,能奉養父母妻女,兄友弟恭,教育、農時、軍訓有節,則國強民安,讓他國百姓羨慕,若有戰事,他國百姓必夾道 歡迎,不戰而屈人之兵。 譬如現代的東西德統一,就是最好的範例。清朝入關進入中原,以60萬滿人要統治一億的漢人,就是由教育着手,推廣儒家思想,首推孝經, 各村莊設私塾以教,孝順父母。次推廣三國演義,讓百姓學習忠義信勇,以漢治漢,終能統治二百多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