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第一篇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之4

第一篇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之4 王曰:「吾惛,不能進於是矣。願夫子輔吾志,明以教我,我雖不敏,請嘗試之。」 曰:「無恆產而有恆心者,惟士為能。若民,則無恆產,因無恆心;苟無恆心,放辟邪侈,無不為已;及陷於罪,然後從而刑之,是罔民也。 焉有仁人在位,罔民而可為也?是故明君制民之產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;樂歲終身飽,凶年免於死亡;然後驅而之善, 故民之從之也輕。今也,制民之產,仰不足以事父母,俯不足以畜妻子;樂歲終身苦,凶年不免於死亡;此惟救死而恐不贍,奚暇治禮義 哉?王欲行之,則盍反其本矣。五畝之宅,樹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;雞豚狗彘之畜,無失其時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;百畝之田, 勿奪其時,八口之家,可以無飢矣。謹庠序之教,中之以孝悌之義,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飢不寒,然而不王者, 未之有也。」 註: 惛:音ㄏㄨㄟ,心思昏亂,資質愚昧。 恒產:常久營生之產業。 恒心:常久向善之心志。 放僻邪侈:放蕩、乖僻、姦邪、淫侈。 罔民:謂陷民於罪。猶張網羅以捕魚鳥者然。 民之從之也輕:言人民能相生相養,心無所累接受變化,自然輕易。上「之」介繫詞;下「之」指稱詞 ,指善。 制民之產:謂制定人民之恒產,使無過少或過多之弊。 仰 :對上。 府 :對下。 樂歲:豐年。 凶年:荒年。 贍 :音ㄕㄢˋ,足也。不贍,時間不足。 治 :音ㄔˊ。朱注:「凡治字為理物之義者。」 盍 :何不也。 八家之口:次上農夫也。 大意: 宣王說:「我很愚昧,恐怕不能進行到這種地步。希望你幫助我達到我的志向,明白地教導我。我雖然不昆聽明,讓我依照你的話暫且試試看。」 孟子說:「講到王道政治的根本方法,先從安定民生入手。因為沒有常久營生的產業,而有常久向善心的心志,只有讀書明理的人才能夠這樣。 若像一般百姓,如果沒有常久營生的產業,因而也就沒常久向善的心志;假使沒有常久向善心的心志,那就放蕩、乖僻、姦邪、淫侈, 為非作歹,無惡不作了。等到他犯了罪,然後按著他的罪行,拿刑罪去處治他,這便等於張著羅網去陷害百姓一樣。 豈有仁德的國召君在位,而張著羅網去陷害百姓的事呢? 所以賢明的國君制定百姓產業,必然使百姓上足以事奉父母,下足以養育妻子;年成好固然一輩子豐衣足食,年成壞也可免得餓死逃亡 的痛苦;然後趨使他們歸向善途上去,所以百姓的聽從教化也就容易了。 現今國君制制定百姓產業,使他們上不足以事父母,下不足養育妻子,年成好尚且一輩子喫辛受苦,年成荒那就免不掉餓死逃亡的苦 痛;這種情形,只圖救濟死亡,還恐怕來不及,那有空閒去修行禮義呢? 王既想實行王道政治,那麼為何不反省一下,尋求 制定百姓產業的根本大計呢?只要使每戶所分給的五畝住宅的牆邊空地,種些桑樹,來養蠶繅絲,那麼五十歲怕冷的人就可以 穿綢帛了。雞狗豬等家畜的飼養,不誤牠們孵化生殖的時期,七十歲需要滋補的人就可吃肉了。而且每戶分百畝田,也不要因 徵調差役奪去他們耕耘收成的拇令,八口的人家,也可以不愁飢餓了。 然後嚴格的實施學校教育,反覆開導他們孝順父母,恭敬兄長的道理,做子弟的都知道替長輩代勞,頭髮半白的老人,就不至於肩上 背著、頭上頂著辛苦在路上走了。 既然年老的人可穿綢帛、吃肉類,少壯的也不飢餓、不寒冷,像這樣還不能王天下那是從來沒有的事哩!」 說明: 當時戰國時期,只要有金錢養一些軍隊,佔據彈丸之地就可稱為一個諸侯國,像粱國只有八千戶人家,而圍一城池.每個國君都是蛇,心中希望 一定能吃象。像梁惠王的先人把晉瓜分為三,自稱為魏,被打輸親都大梁,改稱梁惠地。 當時諸多小國,戰爭不斷,民不聊生。大家為了生存,有志之士,專攻一門學問,遊說各國,圖謀一官半職,發揮其才,留名於後。 故有九流十家之出現。當時孟子是代表儒家,主張王道,民有食衣住的充足,讓他國嚮往而來居,增加人口,增加戰力。 墨家荀子,主張兼愛,派其徒協助弱國抵抗強國,而無法守國。 兵家孫武,佈陣用兵,留有孫子兵法,助吳攻楚,雖奪郢都,但吳王不聽諫言終讓楚奪回,在公元前473年終被越國勾踐滅了吳國夫差。 由此可證霸道終不抵王道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