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

崇居士智講維摩經第一品第三次答問


經云: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
而此世界廣長之相,悉於中現。又此三千大千世界、諸
須彌山、雪山、目真陀山、摩訶目真陀山、香山、黑
山、鐵圍山、大鐵圍山、大海江河、川流泉源,及日月星
辰、天宮龍宮、諸尊神宮,悉現於寶蓋中

:他們見了這麼多「色」,從修行的角度來看,他們心中是
不是沒有做到心中無色?是不是攝心內証還沒做成功?

:做到心中無色,心空了之後,才能顯現這麼多色相出來。
也就是說,心不空,想要現也現不出這麼多異象。先要觀
空,觀空後才能觀想出東西來。空得越徹底、越廣大,就
能包含越多。看起來這好像是相反的事情,事實上他們是
相通的。

當然,小乘經典裡沒有講這種事,但是大乘經典在記載釋
迦牟尼佛的時候,就寫了一大堆這種事。我印象最深刻的
就是《涅槃經》,南傳的《涅槃經》,與大乘的《大般涅
槃經》,講的雖是同一件事,但南傳的《涅槃經》就是從
人的角度來看的,完全沒有這些神奇古怪的事情。

就我個人來說,我喜歡小乘的經典。因為大乘的《大般涅
槃經》,我讀不下去,因為沒有從人的角度來看,就覺得
離我好遠好遠。但是當我讀南傳的《涅槃經》時,我可以
清楚的感受到釋迦牟尼佛當時的生活狀態,而這種感受是
可以和我現在的生活經驗相通的。
尤其裡面講到,釋迦牟尼佛有時接受供養,譬如他到某一
人家裡去吃飯;第二天另有人邀請供養,於是他又到另外
一家去接受供養⋯⋯所到之處,每一家祂都說一些法,教
一些事情。這就像當年我跟著華藏祖師的感覺一樣,當
人家供養師父時,我們這些弟子就跟來跟去,師父一路傳
傳法,說說法,是很人性化、很平常的過程。而這味道,
與南傳的《涅槃經》描述的味道一模一樣,所以南傳《涅
槃經》裡的味道,我一下就感覺到了,這時我才知道,原
來釋迦牟尼佛就跟我師父一模一樣。

這時候,釋迦牟尼佛對我來講是不遙遠的,不像是在變魔
術的人,而是一個很真實的人,就好像是我師父一樣。這
種感覺只有在讀小乘經典時才有,而大乘經典把從人性化
的角度來感受的東西抹殺掉了,為什麼會這樣?我認為是
有原因的,這與每個不同時代的人所需要的佛法不同有
關。我推想,大乘佛法時期的印度是比較舖張的,什麼事
情都要把它說得富麗堂皇,並且有天眼這一類的人多了,
因此就要從天眼這個角度來表現,正好那個時候的人又喜
歡這個方式,於是這時期的經典也就呈現了這個狀況。總
之,它會如此出現,一定是當時人們喜歡的結果。

佛法就是因為歷史悠遠,經過了不同時期、也流傳在不同
地區;而不同時期、不同地區的文化和民性(人的特性)
又都不斷地在變遷,因此所流行的佛法,風貌自是不同。
經過這麼久的時間、這麼廣的地區,所累積下來的經典當
然就非常多,那我們該怎麼辦?是不是每部經典都要接
受,都要了解?沒這個必要,只要了解我們需要的、喜歡
的部份就夠了。再說,經典這麼多,我們根本不可能全部
都了解。即使是同一部經典,看不懂的、不喜歡的部分,
我就跳過去不管了;而重要的、我喜歡的、有體會的部
分,我就會多下工夫去了解。

講到神通之類,其實我也有過經驗,當時還直接問我的師
父,但發現他不理我,他正在講話,但忽然入定沒反應
了,我的感覺是他不想講,所以我就不好意思再問了,這
樣的情形發生了好幾次。就像有人問佛陀:世界是有邊、
沒邊這一類的問題時,佛陀都是沈默不言的。我這才領教
到佛陀不講話的狀態就是這樣子。所以我從師父身上所學
到的是小乘經典裡所描繪的佛陀。而我自己的神變經驗,
差不多只有一年多的時間,以後就沒有了。我大部份的經
驗還是平凡的生活經驗,而與我相處,或者與我談佛法的
人,也都是平凡的人,所以講人性化、平常化的東西,我
想比較實際。

還有一個原因,我之所以不喜歡講這些神變,是因為我懂
佛法不是從這些神變而懂的,不是依靠這些東西,這些東
西對我只是輔助性的參考,我真正學佛是在非常平凡的、
生活化的狀態,也就是在平常人的狀態下懂的,不是靠那
些稀奇古怪的神變懂的。所以如果這時候強調這些東西的
話,大家會誤以為不懂佛經,是因為沒有神通之故;若有
神通經驗,就不會被這些講神神怪怪的事唬住了。但是真
正懂佛法不是靠神通的!這也就是為什麼,當我以這一類
的事情請教我師父時,他沉默不語的原因了。這也正顯示
了,如果你要懂佛法,是不需要懂這些神通的。


:我在大學時就開始接觸佛學社,每次去佛學社聽課,他們
就喜歡講空,而我聽了就覺得不是很舒服,回來我就很喜
歡看《維摩詰經》。當然那時候還懂得很淺,就看到「非
於空」啊!可能那時候比較執著有,但是我總是看了就會
覺得舒服。那時,剛學佛法,就覺得佛法不一定都講空
啊!這本經所講的,正滿足了我那時的一種心理狀態。

:所以這裡指出現代人所犯的錯誤,而近代佛教好多地方也
都偏了。這裡告訴我們佛國是什麼?佛國就是眾生啊!要
建一個佛國,不能建在空中。雖然佛法一直在講空、講
無、講空性,可是佛國可不能建在空性上,那是建不起來
的。那麼要建在哪裡呢?要建在眾生上,要建在幫助眾生
成就這一點上,才能成功。如果這點沒有調整過來,就會
產生一大堆問題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