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

阿含經-760

 

猶如鏡子那樣,雖然!生垢而不明,但是由於以石磨而鋥瑩,由於人力去治理它,便得以明淨。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、如果持齋之時,憶念自戒,為不缺不穿,無穢無汙,極廣而極大,都不望其報,為智者所稱譽,善具而善趣,善受而善持。他作如是的憶念自戒後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乃緣於念戒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得以消滅其穢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,這就是多聞的聖弟子之持戒齋,戒共會,由於念戒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就應憶念諸天,認為實在有四王天。對於其天如果成就其信仰心的話,就在於此命終之後,會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對於其天的信心。對於其天如成就戒、聞、施、慧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得以生在於其間,我也有其戒、聞、施、慧。又憶念實有三十三天(第二層天)、焰摩天(時分天,第三層天)、兜率陀天(知足天,第四層天)、化樂天(第五層天)、他化樂天(第六層天)。對於那些天如果成就信心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會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其信心。對於那些天,如果成就戒、聞、施、慧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就能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其戒、聞、施、慧。他作如是之憶念完畢,以及對於諸天而具有了信、戒、聞、施、慧的話,假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乃緣於諸天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有如上好的色金,雖然生垢而不淨,然而由於用火而排,用鑽而椎,也以赤土、人力去磨拭、瑩治,便能得到明淨那樣。像如是的,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時,應憶念諸天,認為實有四王天。對於彼天如成就信心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就能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其信心。對於其天如成就戒、聞、施、慧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就能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其戒、聞、施、慧。也憶念實有三十三天、焰摩天、兜率陀天、化樂天、他化樂天。對於這些天如果成就信心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就能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其信心。對於那些天如果成就戒、聞、施、慧的話,則在於此命終之後,就能得生於其間,我也有其戒、聞、施、慧。他作如是的憶念完畢,以及對於諸天的信、戒、聞、施、慧的話,則如果有惡伺時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居士婦!如行如是的聖八支齋的話,假若有十六大國,所謂第一為鴦迦,第二為摩揭陀,第三為迦尸,第四為拘薩羅,第五為拘樓,第六為般闍羅,第七為阿攝貝,第八為阿和檀提,第九為枝提,第十為跋耆,第十一為跋蹉,第十二為跋羅,第十三為蘇摩,第十四為蘇羅吒,第十五為喻尼,第十六為劍浮,這些國內所有的錢寶、金、銀、摩尼、真珠、琉璃、壤伽(車渠)、碧玉、珊瑚、留邵、鞞留、鞞勒、馬瑙(自留邵下,均為寶玉名)、蝳蝐(玳瑁)、赤石、旋珠等寶物,假如有人在於其中為國王,可以自在的隨用這些錢寶,然而其一切,都不及於受持聖八支齋的十六分之一。

居士婦!我乃由於此之故而說,人中之王者,乃不如諸天的快樂。如人間的五十歲,是四王天的一晝一夜。像如是的,三十晝夜為一月,十二個月為一歲,像如是的五百歲,就是四王天的壽數。居士婦!必定有這地方。如族姓男、族姓女(善男信女),受持聖八支齋的話,在其身壞命終之後,會轉生於四王天中。居士婦!我乃由於此之故而說:人間之王者,乃不如天之樂。如人間的百歲為三十三天的一晝一夜,像如是的三十晝夜為一月,十二個月為一歲,如此之千歲,就是三十三天的壽數。

 

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

阿含經-759

 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憶念於法。此法為世尊之善說,為究竟,為永恆的不變易,為正智之所知,正智之所見,正智之所覺。他作如是之憶念法後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乃緣於法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猶如有人,其身有垢膩而不淨,乃由於用麩、澡豆、暖湯、人力,而極洗浴之故,其身便會得以清淨。像如是的,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憶念於法,此法乃為世尊之善說,為究竟,為永恆的不變易,為正智之所知,正智之所見,正智之所覺。他作如是之憶念法後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,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乃緣於法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這叫做多聞的聖弟子之持法齋,法共會,由於念法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憶念於眾(僧),世尊的弟子眾,乃為善於趣向,而質直,都行於要,行於趣,如來的眾弟子中,確實有阿羅訶的真人趣(趣於阿羅漢,阿羅漢向),有阿羅訶的果證(阿羅漢果),有阿那含趣(阿那含向)、阿那含果證(阿那含果)、斯陀含趣(斯陀含向)、斯陀含果證(斯陀含果)、須陀洹趣(須陀洹向)、須陀洹果證(須陀洹果),這叫做四雙人、八輩聖士(四向四果),也就是所謂世尊的弟子眾,為成就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可以稱呼,可以恭請,可以供養,可以奉事,可以敬重的聖眾,也就是為天人的良福之田。他作如是的憶念眾(僧)後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掃!多聞的聖弟子,乃緣於念眾(僧)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便會得以消滅。

猶如有人,其衣有垢膩不淨,然而由於用灰,由於用皂莢、澡豆、湯水,以及人力去洗浣之故,他便會得以清淨。像如是的,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憶念於眾(僧),為世尊的弟子眾,都善於趣向,而質直,都行要,行趣。如來的弟子眾中,確實有趣阿羅訶的真人趣、阿羅訶果證,阿那含趣、阿那含果證、斯陀含趣、斯陀含果證、須陀洹趣、須陀洹果證,叫做四雙人、八輩聖士(四向四果),也是所謂世尊的弟子眾,乃成就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可稱呼,可恭請,可供養,可奉事,可敬重,也就是為天人良福之田。他作如是之憶念眾(僧)後,如果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乃緣於念眾(僧)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,這叫做多聞的聖弟子之持眾齋,眾共會,由於念眾(僧)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憶念自戒,不缺而不穿,無穢而無汙。極廣而極大,都不望於其報,為智者所稱譽,善具而善趣,善受而善持。他作如是的憶念自戒後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乃緣於念戒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2024-04--18 瑜珈教學

 














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

阿含經-758

 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果持齋之時,曾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盡形壽都離開非梵行(都不淫),都斷除非梵行,而修行梵行,都是至誠而心淨,行無臭穢,是離欲而斷淫,他們對於非梵行,已淨除其心。我在於此日此夜,離開非梵行,斷除非梵行,修行梵行,至誠而心淨,行無臭穢,離欲而斷淫,我對於非梵行,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為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乃盡形壽離開妄言,斷除妄言,都說真諦之言,樂於真諦,住於真諦,都被人所崇信,不會欺誑世間,他們對於妄言,都已淨除其心。我也應該盡形壽離開妄言,斷除妄言,說真諦之言,樂於真諦,住於真諦,被人所崇信,不欺惑世間,我對於妄言,應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乃盡形壽離開飲酒之放逸,斷除飲酒的放逸,他們對於飲酒放逸,已淨除其心。我也應該盡形壽離開飲酒的放逸,我對於飲酒的放逸,已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都盡形壽離開高廣的大床,都斷除高廣的大床,樂於低下的坐臥,或者在床,或者敷草,他們對於高廣的大床,已淨除其心。我在於此日此夜,應離開高廣的大床,斷除高廣的大床,樂於低下的坐臥,或床,或敷草,我對於高廣的大床,已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都盡形壽離開華鬘、瓔珞、塗香、脂粉、歌舞、倡伎,以及前往觀聽。都斷離華鬘、瓔珞、塗香、脂粉、歌舞、倡伎,以及前往觀聽,他們對於華鬘、瓔珞、塗香、脂粉、歌舞、倡伎,以及前往觀聽之事,都已淨除其心。我在於此日此夜,也離開華鬘、瓔珞、塗香、脂粉、歌舞、倡伎,以及前往觀聽,我已斷除華鬘、瓔珞、塗香、脂粉、歌舞、倡伎,以及前往觀聽,我對於華鬘、瓔珞、塗香、脂粉、歌舞、倡伎,以及前往觀聽,都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應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乃盡形壽離開非時之食,斷離非時之食,每日一食,而不夜食(過午不食),樂於應時而食,他們對於非時之食,已淨除其心。我在於此日此夜,離開非時之食,斷除非時之食,只吃一食,不夜食(過午不食),樂於應時而食,我對於非時而食,已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他住於此聖八支齋後,對於更上,當又修習五法。那五法呢?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果持齋之時,應憶念如來。那位世尊,為如來、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。他作如是的憶念如來後,如果有惡伺(惡念)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,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緣於如來之故,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,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譬如有人,其頭有垢膩,然而由於用膏澤、暖湯、人力、洗沐之故,他便會得以清淨。像如是的,多聞的聖弟子,如果持齋之時,就應憶念如來,那位世尊為如來、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。他作如是的憶念如來後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,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緣於如來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,這叫做多聞的聖弟子之持梵齋,梵共會,由於梵之故,其心靜而得喜,如有惡伺的話,他便會得以消滅,所有的穢汙惡不善之法,他也會得以消滅。

2024--04-17 肌力教學

 














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

阿含經-757

 

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

 

晡利多品第十七

(有十經)(第五後誦)

持齋晡利多 羅摩五下分 心穢箭毛二 鞞摩那修學

法樂比丘尼 拘絺羅在後

(持齋經、晡利多經、羅摩經、五下分結經、心穢經、箭毛經有二經、鞞摩那修〔學〕經、法樂比丘尼經、大拘絺羅經排在最後)。

二、持齋經第一

大意:本經敘述佛陀為毘舍佉說放牛兒齋、尼犍齋、聖八支齋等三種齋法,而以聖八支齋為最勝解脫之道。並說應當更修五念:(1)念佛,如沐首,(2)念法,如沐身,(3)念僧,如浣衣,(4)念戒,如磨鏡,(5)念天,如煉金。  

結集者的我們,都像如是的聽過的:有一個時候,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,住在於東園鹿子母堂。

那時,鹿子母毘舍佉(曾建鹿子母講堂,以獻佛。為佈施第一的清信女),在於平旦時,沐浴其身,然後穿白淨衣,被子婦等眷屬們圍繞,而率他們往詣於佛所。到後,稽首作禮,然後退住在一邊。世尊問她說:「居士婦(女居士)!妳現在沐浴過嗎?」回答說:「世尊!我現在持齋(持八齋戒,一日一夜,保持其清淨)!善逝!我現在持齋。」

世尊問她說:「居士婦!妳現在持甚麼齋呢?所謂齋,乃有三種的。那三種呢?第一就是放牛兒齋,第二為尼犍齋,第三為聖八支齋。居士婦!甚麼叫做放牛兒齋呢?如放牛的兒郎,在於朝晨放牛於澤中(近於水草之處),在於晡時(申時,夕時),收其牛,而還回村中,他還回村中時,曾作如是之念:我今天在這裡放牛,明天就應當在於那個地方(另一處)放牛;我今天在這裡飲牛(飼牛),明天應當要在那裡飲牛(飼牛);我的牛今天在這裡宿止,明天應當要在於那個地方宿止。居士婦!像如是的,如有人持齋時,而作如是的思惟:我今天食如此之食,明天應當要如彼之食;我今天飲如此之飲,明天就應當飲如彼之飲的。我今天含消(食)如此的含消(食物),明天當應含消如彼的含消。其人在於此,晝與夜,都樂著於欲之罪過,這叫做放牛兒齋。如果像如是的持放牛兒齋的話,就不能獲得大利,不能得大果,並沒有大功德,不得廣布的。

居士掃!甚麼叫做尼犍齋呢?如有人出家,而學尼犍(裸形外道)的話,他就會勸人而說:「你在於東方,經過百由延(由旬,驛,幾哩路)之外,有眾生的話,就由於擁護於他之故,棄舍刀杖;像如是的,對於南方、西方、北方,經過百由廷之外,有眾生的話,就擁護彼之故,棄舍刀杖。」這叫做他之勸進別人的法。或者有想,而擁護眾生,或者無想,而不擁護眾生。你應當在於月之十五日,說從解脫(別解脫,戒律)之時,要脫衣而裸形,向東而住立,而作如是之說:『我無父母,非父母而有。我無妻子,非妻子而有。我無奴婢,非奴婢之主人。』居士婦!他欲勸進於真諦之語,卻反而勸進於虛妄之言。因為那個人每日都看見其父母,便作如是之念:這是我的父母。父母每日都見其兒子,也作如是之念:這是我的兒子。他看見其妻子,而作此念:這是我的妻子。妻子看見他,也作此念:這是我的尊長。他看見奴婢,又作此念:這是我的奴婢。奴婢看見他,也作此念:這是我的大家(主人)。他用此,而欲不與而用,非是而與用(他用此方法,想不與,而欲用。與此方法,並不是實用),這叫做尼犍之齋。假若如是的持尼犍之齋的話,就不能獲大利,不能得大果,並沒有大功德,不得廣布的。

居士婦!甚麼叫做聖八支齋呢?多聞的聖弟子如果持齋之時,就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(阿羅漢)的真人,都是盡形壽離開殺生,斷除殺生,棄舍刀杖,有慚有愧,而有慈悲之心,去饒益一切,乃至於蜫蟲,他們對於殺生,乃淨除其心。我也應該盡形壽離開殺生,斷除殺生,棄舍刀杖,有慚而有愧,而有慈悲之心,去饒益一切,乃至於蜫蟲。我現在對於殺生,也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對於阿羅訶來說,也是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

又次,居士婦!多聞的聖弟子,如持齋之時,都作如是的思惟:阿羅訶的真人,都盡形壽離開不與取,斷除不與取,人家與他,然後他才肯取,都樂於人與而取,也常好佈施,心樂於放舍,歡喜而無悋惜,佈施後不望其報,不由於盜心而隱覆自己的心,能夠自己克制自己,他對於不與而取(盜偷)一事,已淨除其心。我也應該盡形壽離開不與取,斷除不與取,人家給與之後,才肯取,樂於與而取。也應常好佈施,心樂於放舍,歡喜而無悋惜,佈施後不希望其回報,也不以盜心而覆藏其心,能夠自己克制自己,我對於不與取,已淨除其心,我以此支,和阿羅訶等同無異,因此之故,叫做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