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阿含經-391

 

佛陀說:「像如是的,假若有沙門、梵志,不正立念身,而遊行,而少心的話,他必定會被那魔波旬伺求其便,必定能被得手的。為甚麼呢?因為那沙門、梵志,乃空而無念身之故。

假若有沙門、梵志,正立念身,而遊行,而具有無量心的話,他必定不會被那魔波旬所伺求其便,終究不能得手的。為甚麼呢?因為那沙門、梵志,並不空,而有念身之故。猶如有人求火,用濕的木為母,用濕的鑽去鑽其木,在於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?那個人,像如是的能得到火嗎?」比丘回答說:「弗也!世尊!為甚麼呢?因為他乃用濕鑽去鑽於濕木之故,不能得到火的。」

佛陀說:「像如是的,如有沙門、梵志,正立念身,而遊行,而具有無量心的話,他定不會被那魔波旬伺求其便,終究不能得到的。為甚麼呢?因為那沙門、梵志,並不空,而有念身之故。

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如是而廣布的話,當知會有十八種功德的。那十八種呢?

1.一位比丘,能忍饑與渴,寒與熱,以及蚊虻、蠅蚤、風日等所迫,對於那些惡聲、捶杖也能忍耐,身體遇有諸疾,極為苦痛,而至於命欲絕斷,和諸不可樂之事,都能以堪忍耐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一德。

2.又次,比丘堪以忍耐不樂之事。。如發生不快樂之事時,心也終不會被膠著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二德。

3.又次,比丘堪以忍耐恐怖。如果發生恐怖之事時,其心也終不會被膠著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三德。

4.又次,比丘如生三惡念,所謂欲念、恚念、害念,如生此三惡念時,其心終不會被膠著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四德。

5.6.7.8.又次,比丘,離開欲,離開惡不善之法,……乃至得第四禪,而成就游止於其中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五至於第八德(5.初禪、6.二禪、7.三禪、8.四禪)。

9.又次,比丘的三結(見、戒取、疑)已盡,而得須陀洹果(預流,初果)。已不墮惡法,必定能趣正覺,極受七有(最多人天再生七次),在天上人間七往來後,就得苦際(解脫輪迴而斷除一切苦)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九德。

10.又次,比丘,其三結已盡,淫怒癡(貪瞋癡)也已微薄,得一往來於天上人間之果(一來果,二果)。人天再一往來後,而得苦際(脫苦而證阿羅漢)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十德。

11.又次,比丘之五下分結已盡(貪、恚、慢、嫉、慳),生於彼世間(色界天),便般涅槃(在那裡入滅,得阿羅漢),得不退法,不還於此世間(不遠果,三果)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十一德。

12.又次,比丘如有息解脫,離色而得無色,如其像定(由禪定而發出神力),而身作證,成就而游止於其中,而以慧觀察而知漏,而斷漏。像如是的修習念身,像如是的廣布的話,就叫做第十二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