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

阿含經-715

 

諸比丘們回答說:「弗也!世尊!為甚麼呢?世尊!因為那個貓皮囊,柔治而為極軟,已除去了甄甄之事,已不會有甄甄之聲,因此之故,已再也沒有甄甄之聲了。」

佛陀說:「像如是的。諸比丘!如有他人,以拳扠、石擲,或以杖打刀斫時,你們如果被人拳扠石擲,杖打刀斫時,或者心會變易者!或有口會出惡言的話,我就會說你們因此而必定會衰微。你們應當要學!如被他人拳杖石擲,或杖打刀斫時,心應不變易,口也不發惡言,由於剛才的捶打之人,而緣他,而起慈愍之心,心行如貓皮囊,而無結互無怨,無恚無諍,極廣而甚大,無量的善修,遍滿於一切世間成就而游止於其中,你們應當要如是而學!如有賊來,曾用其利的鋸刀,節節的解截,你們如遇有這種賊來,而以利的鋸刀,節節的解截時,或者心會變易者,或者口會出惡言的話,我就會說你們,由於此而必定會衰微。你們應當要學習!如有賊來,以利鋸利刀,節節的解節時,心不變易,口不出惡言,由於剛才割截你的人,就緣於他而起慈愍之心,心與慈俱,遍滿於一方而成就游止於其中。像如是的,遍滿於二三四方,四維上下,普周於一切,心與慈俱,無結而無怨,無恚而無諍,極廣而甚大,無量的善修,遍滿於一切世間成就而游止於其中。像如是的,之對於悲與喜,也同樣的道理。而心與舍俱,無結無怨,無恚而無諍,極廣而甚大,無量的善修,遍滿於一切世間,成就而游止於其中,你們當學如是!」

於是,世尊歎諸比丘說:「善哉!善哉!你們應當要數數的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之教。你們應數數的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之教後,你們是否看見他用不愛之惡語言向於我,而我聽後,會不堪耐嗎?」諸比丘們回答說:「弗也!世尊!」

世尊又歎諸比丘們說:「善哉!善哉!你們應當數數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之教,你們應數數的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教後,如你們遊行於東方時,必定會得安樂,不會有眾苦患;如遊行於南方、西方、北方的話,都必得安樂,而沒有眾苦之患。善哉!善哉!你們應當數數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之教,你們如數數念於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教後,我尚且不說你們乃停頓在於諸善法中而住,更何況說你們會衰退呢?你們只當在於晝夜都增長善法,而不衰退的。善哉!善哉!你們應當數數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之教,你們應數數念利的鋸刀之喻於沙門教後,在於二果(三果、四果)當中,必定能得其一,或者在於現世當中得究竟智(四果阿羅漢),或者又有餘而得阿那含果(不還,三果阿羅漢)。」

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,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,都歡喜奉行!

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完

 

 

 

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

阿含經-714

 

比丘們!往昔之時,有一位居士婦(女居士),名叫鞞陀提,極為大富樂,有很多的錢財,有畜牧產業,不可以稱計之多,為王所封戶、食邑。其米谷很豐饒,以及有若干種諸生活之其。那時,這位居士婦鞞陀提,有如是的大名稱,流布於諸方:居士婦鞞陀提,為一位忍辱堪耐而溫和的人,也是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在那個時候,居士婦鞞陀提有一位婢女,名叫做黑,本為侍者,有妙善之言,有少多的善行。這位黑婢曾作如是之念:我的大家(主人)居士婦鞞陀提,有如是的大名稱,流布於諸方:居士婦鞞陀提為一位忍辱堪耐溫和的人,為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我現在寧可試一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到底是實在會瞋恚,或者實在不會瞋恚呢?

於是,黑婢乃故意倒臥而不早起,夫人就叫他說:『黑婢!為甚麼不早起呢?』(為人婢,應晚睡早起)。黑婢聽後,便作如是之念: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實在有瞋,並不是不瞋,都因為我善能料理家業,善於經營,善於護持之故,才能使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有如是的極大的名稱,流布於諸方的。所謂被人稱謂:居士婦鞞陀提,是一位忍辱堪耐而溫和,也是一位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我現在寧可再於更大的試一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實在會瞋恚,或者實在不瞋恚呢?

於是,黑婢乃臥到極為晚,還不起床,夫人就叫她而說:『黑婢!為甚麼這麼晚,還不起床呢?』黑婢聽後,曾作如是之念: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實在有瞋恚,並不是沒有瞋恚的。都是我之善能料理家業,善於經營,善於護持之故,才能使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有如是的極大的名稱,流布於諸方的。人家所謂:居士婦鞞陀提為一位忍辱堪耐而溫和的婦人,也為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我現在寧可一再的更為極大之試,去試一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到底實在有瞋恚,或者實在沒有瞋恚呢?

於是,黑婢乃臥至於晡時(申時、夕時),才起來,夫人呼叫而說:『黑婢!為甚麼睡到晡時才起來呢?既不自己去作,也不教他人去作?此黑婢不聽隨我的教言(不聽話)。此黑婢乃輕慢於我!』便起大瞋恚,而生憎嫉,其額起三脈,皺其面,而自往,而閉戶下辟(關門戶),手執大杖,去打黑婢之頭,使其頭破血流。於是,黑婢的頭破血流後,便到比鄰去向人說其事。就這樣的訟聲紛紜而起,而向多方面去道說(誹謗)而說:『尊賢們!你們看見這位被人稱為忍辱的行人,被稱為堪耐溫和,善制、善定、善息之行的婦人嗎?她罵我說:黑婢!為甚麼睡至於晡時才起來?既不自作,也不教他人去作?此黑婢不隨我教!此黑婢輕慢於我!就這樣的起大瞋恚而生憎嫉,其額起三脈,皺面而來,就閉戶下辟,手執大杖,打我的頭,使我的頭破血流。』那個時候,居士婦鞞陀提,就這樣的有了極大的惡名,流布於諸方。所謂:居士婦鞞陀提,是一位惡性急弊而粗獷的婦人,是不定、不制、不息的婦人!

像如是的,或者有一位善護善逝的行者,所謂由於他乃沒有惡語言之故。如他不發惡語言的話,便不會瞋恚,也不會憎嫉,不憂纏而住,不會增瞋恚,不會髮露惡。那些諸比丘們看見後,便作如是之念:這位賢者,是一位忍辱溫和堪耐,而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行者。如果他發惡語言的話,便會瞋恚憎嫉,而憂纏而住,而憎恚發惡。那些諸比丘們看見後,便會作如是之念:這位賢者為一位惡性急弊,而粗獷,而不定不制不息的人。

20240304原始點教學

 












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

阿含經-713

 

比丘們!往昔之時,有一位居士婦(女居士),名叫鞞陀提,極為大富樂,有很多的錢財,有畜牧產業,不可以稱計之多,為王所封戶、食邑。其米谷很豐饒,以及有若干種諸生活之其。那時,這位居士婦鞞陀提,有如是的大名稱,流布於諸方:居士婦鞞陀提,為一位忍辱堪耐而溫和的人,也是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在那個時候,居士婦鞞陀提有一位婢女,名叫做黑,本為侍者,有妙善之言,有少多的善行。這位黑婢曾作如是之念:我的大家(主人)居士婦鞞陀提,有如是的大名稱,流布於諸方:居士婦鞞陀提為一位忍辱堪耐溫和的人,為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我現在寧可試一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到底是實在會瞋恚,或者實在不會瞋恚呢?

於是,黑婢乃故意倒臥而不早起,夫人就叫他說:『黑婢!為甚麼不早起呢?』(為人婢,應晚睡早起)。黑婢聽後,便作如是之念: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實在有瞋,並不是不瞋,都因為我善能料理家業,善於經營,善於護持之故,才能使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有如是的極大的名稱,流布於諸方的。所謂被人稱謂:居士婦鞞陀提,是一位忍辱堪耐而溫和,也是一位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我現在寧可再於更大的試一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實在會瞋恚,或者實在不瞋恚呢?

於是,黑婢乃臥到極為晚,還不起床,夫人就叫她而說:『黑婢!為甚麼這麼晚,還不起床呢?』黑婢聽後,曾作如是之念: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實在有瞋恚,並不是沒有瞋恚的。都是我之善能料理家業,善於經營,善於護持之故,才能使我的大家居士婦鞞陀提有如是的極大的名稱,流布於諸方的。人家所謂:居士婦鞞陀提為一位忍辱堪耐而溫和的婦人,也為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婦人。我現在寧可一再的更為極大之試,去試一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,到底實在有瞋恚,或者實在沒有瞋恚呢?

於是,黑婢乃臥至於晡時(申時、夕時),才起來,夫人呼叫而說:『黑婢!為甚麼睡到晡時才起來呢?既不自己去作,也不教他人去作?此黑婢不聽隨我的教言(不聽話)。此黑婢乃輕慢於我!』便起大瞋恚,而生憎嫉,其額起三脈,皺其面,而自往,而閉戶下辟(關門戶),手執大杖,去打黑婢之頭,使其頭破血流。於是,黑婢的頭破血流後,便到比鄰去向人說其事。就這樣的訟聲紛紜而起,而向多方面去道說(誹謗)而說:『尊賢們!你們看見這位被人稱為忍辱的行人,被稱為堪耐溫和,善制、善定、善息之行的婦人嗎?她罵我說:黑婢!為甚麼睡至於晡時才起來?既不自作,也不教他人去作?此黑婢不隨我教!此黑婢輕慢於我!就這樣的起大瞋恚而生憎嫉,其額起三脈,皺面而來,就閉戶下辟,手執大杖,打我的頭,使我的頭破血流。』那個時候,居士婦鞞陀提,就這樣的有了極大的惡名,流布於諸方。所謂:居士婦鞞陀提,是一位惡性急弊而粗獷的婦人,是不定、不制、不息的婦人!

像如是的,或者有一位善護善逝的行者,所謂由於他乃沒有惡語言之故。如他不發惡語言的話,便不會瞋恚,也不會憎嫉,不憂纏而住,不會增瞋恚,不會髮露惡。那些諸比丘們看見後,便作如是之念:這位賢者,是一位忍辱溫和堪耐,而善制、善定、善息的行者。如果他發惡語言的話,便會瞋恚憎嫉,而憂纏而住,而憎恚發惡。那些諸比丘們看見後,便會作如是之念:這位賢者為一位惡性急弊,而粗獷,而不定不制不息的人。

 

2024-03-03pm2:00-3:30阿含經導讀

 










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

阿含經-712

 

世尊聽後,告訴一位比丘說:「你到了牟犁破群那比丘之處,去對他說:『世尊在叫你。』那位比丘聽後說:「唯然,世尊!」就從座起,稽首佛足,繞佛三匝後而去,就到了牟犁破群那比丘之處,而對他說:「世尊現在叫你。」牟犁破群那比丘聽後,就來詣佛所,到後,為佛作禮,然後退坐在一邊。

世尊告訴他說:「破群那!你是否真的常和比丘尼們共同集會?而如有人向你道說比丘尼的話,你聽後,便會起瞋恚憎嫉,乃至和人鬥諍;如有人向諸比丘尼道說你的話,諸比丘尼聽後,也同樣的會起瞋恚憎嫉,乃至會和人鬥諍?破群那!你實在是如是嗎?」破群那回答說:「實在是的!世尊!」

世尊又問說:「破群那!你不是由於至信,而舍家,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學道嗎?」破群那回答說:「唯然!世尊!」

世尊告訴他說:「破群那!因為你乃由於至信而舍家,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而學道,那就應當要學如是之事:如果有欲有念,而依家(依於在家時的,也就是世俗的意欲)的話,就應斷滅它;如有欲有念,而依於無欲的話,就應學習,就應修持,就應廣布。破群那!你應當要作如是而學!」

那時,世尊也問諸比丘們說:「你們是否由於至信而舍家,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而學道嗎?」諸比丘們回答說:「唯然!世尊!」

世尊又告訴諸比丘們說:「由於此之故,你們既由於至信而舍家,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學道的話,就應當要作如是而學:如有欲有念,而依於世俗的話,就應當把它斷滅;如有欲有念,而依於無欲的話,就應該學習,應該修持,應該廣布的,你們應該要作如是而學!往昔之時,我曾經告訴過諸比丘們說:『你們!不管是如有比丘多所知識,或者如有比丘為少所知識,其一切都應盡學一坐食(一旦坐下而食,則至於食畢,都不移坐之一席飯食),學一坐食後,無為無求,沒有病痛,身體輕便,氣力康強,安隱快樂。』那些諸比丘之有多所知識,或者是少所知識的,都同樣的盡學一坐食,學習一坐食後,無為無求,沒有病痛,身體輕便,氣力康強,安隱快樂。那些諸比丘們,可於我心(以我所說的為悅可於心),我也不免一再的多於教訶,諸比丘們則能因此而生念,而向於法,次於法(依法之次第而修,而達到證悟的境地)

猶如乘馬車那樣,御者乘馬車時,用左手執轡,用右手執策(鞭),隨著八道而行(不管那一條路),都能任其意而到其目的地。像如是的,諸比丘都可於我心,我也不必一再的多於教訶,諸比丘們則能因此而生念,而向於法,次於法。有如在良地裡有娑羅樹林,那些治林的人,都聰明黠慧而不懈怠,他們都能隨時去修治娑羅樹根,都數數(常常)施諸鋤糞,也用水溉灌,高的就掘為下,下的就填為滿。如果邊生惡草的話,就耨除而棄之(拔除雜草)。如果並生曲戾,惡而不直的話,就拔根而放著於外。如果枝生橫曲的話,就把它落治之(剪除修整)。假如在近邊新生調直而好的話,便隨時把它培治,數數的施給鋤糞,用水去溉灌。像如是的,其良地的娑羅樹林,就會轉轉(輾轉)而茂盛。也如這樣的,諸比丘們可於我心,我也不必一再的多於教訶。

我也不說他們為善語恭順,所謂由於衣鉢、飲食、床榻、湯藥,以及諸生活之具之故(我不說他們為了衣鉢等諸生活必需之物,而稱說他們為柔和恭順)。為甚麼呢?因為那些比丘如不得這些物品時,還是不善語恭順,而會成就為不善語之恭順法之故。

如有比丘為了遠離,依於遠離,住於遠離,而善語恭順,成就善語恭順的話,我就會說他為善語恭順。為甚麼呢?因為或者有一位善護善逝的行者,所謂由於他乃沒有惡語言之故。如他不發惡語言的話,便不會瞋恚,也不會憎嫉,不憂纏住,不憎瞋恚,不髮露惡。那些諸比丘們看見後,便作如是之念:這位賢者,乃為忍辱溫和堪耐,是善制、善定、善息。如果他發惡語言的話,便會瞋恚憎嫉,而憂纏而住,而憎恚髮露。那些諸比丘們看見後,便會作如是之念:這位賢者,乃為惡性急弊,而粗獷,為不定、不制、不息之人。為甚麼呢?

2024-03-02pm2:00-3:30阿含經導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