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

我與南聖宮及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的因緣 3

 

在八十六年台北鸞友在扶筆時稟無能力設立[財團法人基

]

經鸞友勸說由我負責籌設,基金500萬元,由南聖宮管理委員

會通過出五分之二的錢,我負責再向外募五分之三 錢。 

 儍又同意了

等我募到300萬元時,當時主委(范清三)及委員會反悔,

南聖宮不出錢加入會員,故不出200萬元,讓我再募到全數,

使此基金會為一獨立單位,不隸屬於南聖宮

經台北鸞友及我到台北勸募,一個月後募集到了500萬元,

並到台灣省教育廳成立[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]

雲長是關聖帝君之名號,住址掛在南聖宮,由此我當了創辦人

兼執行長,成為一個人兼職人員的基金會。

後來南聖宮大小事由委員會負責,我離開南聖宮到處廟堂推廣

四書 (有印書免費贈品)及佛經。

其中也插花加入中國儒教會八年(四年理事、四年常務理事)

(曾無償到各地講儒釋道經文,雲林崙背天衡宮,斗南感修,

斗六福興宮,高雄考潭天后宮,台北松山慈惠堂, 日月潭文武,

宜蘭冬山三清道教總廟,在宜蘭舉辦開漳聖王

國際聯誼會,在台中舉辦開漳聖王國際聯誼會。)

 

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

我與南聖宮及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的因緣 2

 

 

經過十多年,經過數屆委員會及各鸞友努力之下,到了民國

八十年,前殿、後殿、忠義樓二層及二座七層鐘鼓樓雛型

完成。因台北鸞友與本地鸞友旎見不同而信心漸退,本地鸞友

又無力供獻,工程暫停。

沒有進香團及遊覽客,屋頂生苔,可說悽涼的宮廟。

民國八十一年,機緣巧合,本宮主席恩師在斗南鎮石龜溪

感化堂扶筆,指明本宮人事要更替,我回廟當宮主兼執行長

三年,宮廟改變可說由冷盤變快炒,有一年,六月廿四日

關聖帝君聖誕三天,在廿三日中餐眾信士進大餐廳用平安餐

人數超一萬人,真不可思議。在此時有位老菩薩走到我身旁,

告訴我說宮兩七層塔不合,應改為五層。我經二屆委員會都不

採納。後經921大地震由本宮主席用關刀砍掉兩邊各兩層。

三年的興建,財力如滾水濤濤不決而來,而大致完盛了鶵形了,

並餘有財力。由委員會決定往大陸定彫後殿龍虎壁。      

此時三年一任到期,被辭去執行長,而作了三年逍遙宮主。

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

我與南聖宮及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的因緣 1

 


我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於斗六南聖宮為鸞生,拜眾神

為恩師,當時在斗六市大同路234號,只有正殿,正中恭奉五

恩師(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、岳武穆王、司命真君、豁落靈)

關平太子、周倉將軍,兩配左為城隍爺,右為福德正神。

為了興建兩偏殿,我負責財務兼出納,因當時鸞友都非常熱心,再由劉進榮總幹事胞兄捐17萬多元,很快二年在民國六十年月兩偏殿落成,左為大冀殿奉祀地藏王菩薩,右為慈修殿奉祀中壇元帥     

民國六十五年五百年關老爺進奉本宮,一時參拜人,可說人山

人海,影響斗六小鎮交通。大部鸞友多數贊成遷宮,選三地點

由五人小組討論,最後決定現址斗六市南聖路301號,此路名

為建宮後鎮公所命名。

五人小組有主委(劉家雄)、總幹事(劉進榮)、宮主(李振合)、總監(張錦、副總監(黃昇源)等五人,在主委家開會,討論遷宮事項。當時宮主兼斗六福興宮宮主,總監是台銀高專,兩人在討論後表決去權,最後餘下三人,一讚成一反對,取決於主委一人,主委說讚成者要負責落成,如此通過遷宮。主委投讚成。

(因讚成者是我,當時年紀最小,只有37歲,真是初生之犢不怕虎。)  


民國六十七年恭奉五百年關老爺到斗六市南聖路301號鐵皮

所蓋紅壇,是南聖宮將來新宮,當時未來鸞友有五分之一,

經來新宮鸞友及信眾,大家同心興建如今之宮廟。用心最多

的鸞友,大部份是台北南下的幹部,而斗六的鸞友大部份

都是搖旗吶喊,出錢最多都是鎮外人士,由恩主公感應自己

來捐獻。

 

2024-06-24 原始點教學

 













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

阿含經-825

 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八支聖道。甚麼為之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八支聖道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正見。乃至修學正定,為之八,這叫做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八支聖道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八支聖道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八支聖道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正見,乃至修學正定,為之八,這叫做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八支聖道。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十種的遍一切處。甚麼為之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十種的遍一切處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習第一地大遍一切處,遍於四維上下為不二,而無量。像如是的修習水大遍一切處、火大遍一切處、風大遍一切處、青遍一切處、黃遍一切處、赤遍一切處、白遍一切處、無量空處遍一切處,都同樣的道理,修習第十之無量識處遍一切處,遍於四維上下為不二,而無量,這叫做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十種遍一切處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十種遍一切處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十種的遍一切處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習第一地大遍一切處,遍於四維上下都不二,而無量。像如是的修習水大之遍於一切處、火大遍一切處、風大遍一切處、青遍一切處、黃遍一切處、赤遍一切處、白遍一切處、無量空處遍一切處,都同樣的道理。修習第十之無量識處遍一切處,四維上下都不二,為無量,這叫做欲別知老的話,就應當修習十種的遍一切處。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十種的無學法。甚麼為之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要修習十無學法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無學的正見,乃至修學無學的正智,這叫做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十種無學法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十種無學法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十種無學法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無學的正見,乃至修學無學的正智。這叫做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的十種無學法。」

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,諸比丘們聽佛所說,都歡喜奉行!

中阿含經卷第六十完

 

  

阿含經-824

 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四禪。甚麼為之欲所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四禪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離欲、離惡不善之法(初禪),乃至得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,這叫做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四禪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四禪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四禪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。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離欲、離惡不善之法(初禪),乃至得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,這叫做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四禪。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五根。甚麼為之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五根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,這叫做欲斷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根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根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根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習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,這叫做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五根。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五力。甚麼為之欲斷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習五力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,這叫做欲斷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力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力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力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,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信力,修學精進力,修學念力,修學定力,修學慧力,這叫做人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五力。

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七覺支。甚麼為之欲斷滅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七覺支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。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念覺支,依於離,依於無欲,依於滅,而趣於非品。像如是的修學擇法覺支、精進覺支、喜覺支、息覺支、定覺支,修習舍覺支,依於離,依於無欲,依於滅,而趣於非品,這叫做欲斷滅老死的話,當應修學七覺支。像如是的數(屢)斷、解脫、過度、拔絕、滅止、總知、別知。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七覺支。甚麼為之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七覺支呢?如有時如來出現於世間,為無所著、等正覺、明行成為(明行足)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道法御(調御丈夫)、天人師,號為佛,為眾佑。他乃斷滅,乃至斷滅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而修學念覺支,依於離,依於無欲,依於滅,而趣於非品。像如是的修學擇法覺支、精進覺支、喜覺支、息覺支、定覺支,修學舍覺支,依於離,依於無欲,依於滅,而趣於非品,這叫做欲別知老死的話,就應當修學七覺支。

 

2024-06-23 pm2:00--3.30阿含經導讀